行了。至於具體的作戰指揮是那些小官們的事,拼殺是士兵的事。
戰場上的事情瞬息萬變,親臨前線指揮都不一定能保證打勝仗,何況何應欽走了、衛立煌遠在峨眉山呢?
5月7日黃昏,日軍從東、西、北三面“以鉗形並配以中央突破之方式”向中條山進犯。
對中條山守軍瞭如指掌的日軍,一上來就朝著守軍各部隊的結合部猛攻。天上是日軍的飛機在狂轟濫炸,地上是日軍的大炮在轟鳴。中條山,一下子就陷入了危急之中。
中條山守軍生意做的最火的就是曾萬鍾司令官的第五集團軍,日軍對第五集團軍的防線也最熟悉。
曾萬鐘的第五集團軍司令部設在夏縣泗交以南的馬村。這是一個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地勢險要的村子,臨水的深溝叫柴家溝,也叫閻王峽,峽谷裡有一條沿著溪流的碎石公路。峽谷一邊的懸崖上,曾萬鍾修建了兩座重機槍,封死了隘口,掩護司令部。
外圍有第五集團軍五個師的兵力,司令部又有兩個連的警衛部隊,馬村的地勢又如此險要,按理說,小鬼子想打到這裡難如登天。
這個曾萬鍾是滇軍老將,參加過北伐,平日裡看上去笑呵呵的,馬村的老百姓都覺得他和藹可親,不象集團軍總司令,倒像個山西老倌
也就是因為曾萬鍾脾氣太好了,第五集團軍的軍紀是中條山守軍中最差的。
讓曾萬鍾想不到的是,他以為隱蔽安全的司令部,早已落入了日軍的眼中。此刻,日軍的一支小特戰隊,就空投到了馬村後面的樓山上,已經隱蔽多日,就等著來端曾萬鐘的司令部呢!
戰鬥剛剛打響,日軍的炸彈、炮彈就落到了馬村。曾萬鍾一看司令部位置暴露,馬上下令轉移。結果,早已隱蔽在馬村背後樓山上的日軍空降小部隊順著山樑衝了下來,摧毀了掩護司令部的兩個重機槍陣地,開始追殺第五集團軍司令部。
就這樣,戰鬥剛一開始,曾萬鍾總司令就和歸他指揮的兩個軍五個師的部隊失去了聯絡,兩個連的警衛部隊在日軍的炮火和空降小部隊的追殺中傷亡殆盡。堂堂第五集團軍總司令曾萬鍾將軍在短短時間內帶著幾個警衛躲到了距離馬村不願的一個叫狼虎峪的山溝裡。隱蔽數日後,已經餓暈了的曾萬鐘被老百姓救下。當地的老百姓殺了一隻羊,用羊皮紮了個筏子,把光桿司令曾萬鍾送過了黃河。
曾萬鍾在中條山會戰中做的唯一一件有意義的事,是渡過黃河後下令免除了老百姓過河需要交的一塊銀元的過河稅。
曾萬鐘的第五集團軍司令部被連窩端掉只是中條山會戰中的一個縮影。實際上,戰鬥打響僅僅一個小時,隱蔽在中條山的日偽軍特務就跳了出來,給飛機、大炮指示轟炸目標,引爆軍火庫。日軍先期空降的各小部隊全部從隱蔽點殺了出來,撲向了守軍的軍部、師部。
短短一個小時,日軍的特種攻擊作戰就見到了奇效,守軍軍火庫相繼爆炸,各軍、師指揮部相繼被斷掉。中條山守軍霎時間陷入了混亂之中。
第一一四八章 大潰敗(中)
1941年5月7日夜,對於中條山守軍來說,是一個黑暗之夜、混亂之夜、恥辱之夜。
日軍是有備而來,各部隊之間協調一致,迂迴、穿插、包圍,打的一氣呵成,經典得猶如教科書上精選的課件;**方面,總指揮遠在重慶,戰區司令長官部在戰鬥打響後還不知道日軍開始進攻了,戰場上各集團軍司令部、軍、師指揮部大部被日軍早起空投、潛伏部隊端掉,兵找不到官、官找不到將、將找不到帥,亂成了一鍋粥。
按理說,有中條山地利,又有夜色掩護,日軍飛機在傍晚時完成一波轟炸後就已經飛回去趴窩了,這種條件適合中國軍隊夜戰、反擊,但現在情況反過來了,夜晚竟然成了日軍的天堂,小鬼子在特務、漢奸的引導下,在先期滲透的小部隊的策應下,高歌猛進,在守軍各部隊結合部撕開一道道血淋漓的口子,勇猛穿插、追擊。而守軍,事先沒有防備,打擊來的如此突然,而且日軍的炮彈、炸彈象長了眼睛一樣,一上來就打掉了前線部隊的火力點,守軍賴以卻敵的重機槍陣地、迫擊炮陣地全部在第一時間被日軍摧毀。
令人心驚膽戰的事情還在後面。
前沿部隊遭到打擊後,急於向指揮部請示怎麼辦,結果身後的防區內爆炸聲一聲接一聲響起,不用說那是軍火庫被日軍引爆了。再一聯絡團部、師部、軍部、集團軍司令部,竟然統統聯絡不通。難道長官們已經拋棄部隊逃跑了?
就在前沿部隊猶豫不定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