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這個時候,蔣介石才明白,日軍雖然和國軍在正面戰場上形成對峙,但並沒有忘記往他心窩裡插刀子。劉一民談話中說的日軍會給他抽嘴巴,還真的應驗了。
欽州灣位於廣西南部欽縣以南,岸線曲折,島嶼棋佈,港汊眾多,是廣西和中國西南地區通向東南亞的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廣州失守後,國民政府由香港到大陸的主要國際交通線被切斷。但中國仍能由華南沿海西江地區、深圳、汕頭以及桂越公路、滇越鐵路、滇緬公路,輸入部分補給物資。到今年8月份,日軍先後侵佔了海南島、汕頭、深圳等地,國民政府就只剩下西南幾條國際交通線能夠輸入物資了。廣西省會南寧位於桂越公路上中國境內的終點,並扼守西部雲南境內滇越鐵路和滇緬公路,處於防禦前沿。
這一點,小鬼子看的很清楚,大本營早在10月份就給駐守華南的第二十一軍下達了進攻桂南、實現對中國的徹底封鎖的“大陸命”第375號命令,責成中國派遣軍總司令負責與海軍協同行動,準備佔領南寧、龍州,徹底切斷國民政府的西南補給線,逼迫蔣介石投降。
至於攻佔南寧、龍州的進攻路線,日軍中國派遣軍和二十一軍也進行了詳細的論證,考慮到廣州到南寧約1000公里,路途遙遠,且要透過粵、桂兩省南部連綿起伏的大山,道路崎嶇,不利大兵團行動,又極易遇到中國軍隊的阻擊,日軍選擇了由欽州灣登陸。這既利於陸、海軍協同,又大大縮短了陸上距離。因為欽州至南寧不到200公里,可較快推進,又便於佔領南寧後進行運輸補給。
計劃早已制定,可惜山東八路軍發起了魯南戰役,消滅了日軍第三十八師團主力,控制了整個魯南地區,迫使日軍不得不集中兵力對山東發動重兵圍剿,二十一軍攻佔南寧、龍州的計劃不得不暫時擱置。
日軍奪回石門和青島後,大本營迫不及待地命令二十一軍發起桂南會戰,並命令第五師團、臺灣混成旅團由第五艦隊配合,從青島船運至欽州灣,開始發起桂南會戰。
日軍按第5師團第9旅團、近衛混成旅團、臺灣混成旅團的順序開進。12月25日8時10分,第9旅團在欽州灣的企沙開始登陸。當時正值暴風驟雨的天氣,更增加了登陸作戰的突然性。守軍為第46軍新編第19師第56團,兵力與火器都居於劣勢,無法抗拒日軍登陸,退守防城。26日晨6時,日軍近衛混成旅團在欽縣以西的黃屋屯登陸;同日黃昏,臺灣混成旅團在欽縣以南的黎頭咀登陸。日軍登陸後,以第9旅團、近衛混成旅團和臺灣混成旅團分三路繼續發展進攻,26日下午佔領防城,27日上午佔領欽縣。守軍第19師2個團節節抗擊,且戰且退。至29日,日軍先後佔領小董、大寺、大塘、百濟。日軍在大塘稍事集結整頓,於30日繼續向南寧攻擊前進。
中國第16集團軍為阻止日軍進攻,在有限兵內緊急調整部署,以第135師、第170師擔任南寧和邕江北岸守備,以第175師、新19師在邕欽路兩側襲擊日軍後方,破壞其運輸補給線,以第131師、第188師在崑崙關以北集結為預備隊。
第九九九章 三件大事
日軍突然在欽州灣登陸,並攻佔防城、欽縣,一下就把蔣介石給打懵了。
眼見南寧危如累卵,蔣介石一邊嚴令桂林行營主任、一級上將白崇禧調整第十六集團軍部署、確保南寧不失,並讓陳誠、張治中、李濟深趕往前線督戰,一邊急調第五軍、第36軍、第99軍等增援桂南,向南寧、宜山、柳州集中。
至於國共衝突問題,蔣介石再也無心糾纏陝西了,他急於從前線抽調部隊,就責成張群約見周恩來,要共產黨停止非法擴充武裝、非法建設政權,不得破壞抗日民主統一戰線,不得再對潼關一線、秦嶺一線的國軍發動攻擊。等於是倒打一耙
不管怎麼說,蔣介石這是要坐下來和共產黨談判了。
可惜,日軍是謀定而動,蔣介石、白崇禧是被動應戰,不等蔣介石調整到位,日軍僅以兩天時間,就渡過邕江,擊敗南寧守軍,攻佔南寧。
攻佔南寧後,親臨前線指揮的第二十一軍司令官安藤利吉中將令臺灣混成旅團負責警戒邕欽公路,在欽縣設立兵站基地,把南寧方面的作戰指揮權交給第5師團師團長今村均中將,自己率軍司令部打道回府返回廣州。
五師團是一支進攻型機械化部隊,運動速度快,戰鬥力強悍。在飛機支援下,今村均派出近衛混成旅團和騎兵第五聯隊沿經崑崙關經往賓陽的公路和經高峰隘通往武鳴的公路追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