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看了一遍,就以劉、羅名義發了出去。
人就是這麼奇怪,羅榮桓、蔡中、曾中生和劉一民在一起時間長了,早已被他那種強大的自信心感染,對劉一民描繪的東進山東的前景也充滿了信心。其實,這個時候,正是日本鬼子兵鋒最盛的時候,多少人面對抗戰前景都充滿了迷惘,要不然,韓復渠之流不會逃跑,許多漢奸也不會去當漢奸了。只有八路軍,這支從井岡山上走下來,在湘江邊浴火重生的部隊,才對抗戰必勝從滿信心。特別是連戰連捷的教導師,幹部戰士從心理上都蔑視鬼子,士氣自然高漲。
發完電報後,劉一民一身輕鬆,帶著李小帥、黃文虎去了海源閣藏書樓。
海源閣與常熟瞿氏的鐵琴銅劍樓、歸安陸氏的百百宋樓、錢塘丁氏的八千卷樓,並有晚清四大藏書家之稱。
海源閣藏書樓位於聊城萬壽觀街路北楊氏宅院中,是晚清江南河道總督楊以增所建,藏書主要來自汪士鍾藝芸書舍等江南藏書名家和清怡王府樂善堂秘藏,以宋版《毛詩》、《三禮》、《前四史》為鎮庫之寶。海源閣另有宋元畫作和古玩,僅端硯就收藏有200多方。
進海源閣藏書樓前,劉一民就已經知道這海源閣早已名存實亡。歷史記載,民國時期。由於聊城屢經戰亂,駐軍把海源閣當司令部,士兵把珍本藏書當枕頭、褥子用,甚至用書燒火做飯,更不用說那些偷書賣書的事情了。到1931年的時候,海源閣已經空空如也了。這次來這裡,也不過是憑弔一番,為那些先人費盡心血儲存下來的宋元珍本嘆息幾聲。
果然,進到海源閣後,幾進院子都空空蕩蕩的,看上去說不出的淒涼。走到海源閣珍藏宋元珍本的二樓上時,劉一民發現有人和自己一樣,在嘆息連連。
只掃了一眼,劉一民就知道是晶晶這丫頭,剛想轉身走,就聽晶晶低聲說到:“同是愛書人,何不稍留片刻?”
劉一民只好說到:“我們來晚了,可惜了。”
晶晶的眼睛看向窗外,幽幽一嘆:“戰亂時期,人命如草,那些書不會說不會動,結局自然比人更慘。想想我就恨這藏書樓的主人,當年商務印書館願意出20萬元影印海源閣藏書,結果藏書樓主人為了保住自己獨家秘本的權利,沒有同意。要是當初讓商務印書館影印了,還可以保留下完整的資料。現在倒好,大量藏書都失散和損毀了。”
說道這裡,晶晶轉過身來,看著劉一民說:“我這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辦一份有影響力的大報,開一個大大的圖書館,目的就是提高國人的文明素質。要是將來我們勝利了,你可得記住我的願望,幫我實現。”
劉一民認識晶晶也有幾年了,雖然後來由於迴避感情問題,基本上都是躲著不見她,但對她的想法還是瞭解的。見她這樣說,就說:“只要我們勝利了,你的願望一定能夠實現。”
晶晶這才甜甜一笑,說道:“你這人從來說話不算數,不過我相信你這次說的是真的。”
劉一民也笑了,說:“放心吧,等我們勝利了,全國各地都會建圖書館和報紙的。到時候,你大有用武之地。恐怕會把你忙的飯都吃不上的!”
劉一民說完就要走,走到門口,想了想又說:“部隊馬上就要出發,去哪裡都要帶上你的警衛班,注意安全。特別是過鐵路的時候,一定要動作快。不行的話,你可以和趙小曼一起隨唐星櫻行動,順路幫她照顧一下孩子。到根據地後,立即組織出版《山東日報》,要把報紙辦活。”
晶晶一聽劉一民這樣說,臉上的笑容就不見了,眼眶裡蒙上一層薄霧。忍了忍,還是點了點頭。
劉一民看了看晶晶,見這丫頭的表情,就知道自己一走,她必然是一場痛哭。嘆息一聲,還是說了句“走吧,我陪你出去。”
晶晶一聽,慌忙走上來,隨劉一民走出了海源閣。
回到師部後,劉一民叫來了趕到聊城的劉建立、洪超遠和袁國平,對劉建立留守魯西的任務做了具體部署,命令他把洪超遠整編的3萬人的地方武裝剔除雜質後,編為三個警備旅,配齊幹部,交袁國平的編練司令部訓練。原我黨控制的第十支隊等部隊也要進行專門訓練,提高戰鬥力。訓練好後,這三個警備旅留魯西一個旅,調魯西南一個旅,魯中一個旅,擔任地方守備任務。教二旅作為我軍野戰主力部隊,只能用於進攻,隨時都會有大的戰鬥任務,不但要支援冀中、冀南和魯北作戰,還要隨時南下支援教一旅和騎兵旅作戰。因此,派往警備旅的幹部一定要是老紅軍出身的骨幹幹部,思想轉化工作要做紮實,經過戰鬥鍛鍊後,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