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體橫陳夜,已報周軍入晉陽”,“忽聞羯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關漢卿等人對這些詩句非常熟悉。
只有李鶴軒眉頭先是緊皺,俄而舒展開來,眼中精光閃動,分明是想到了什麼。
炮聲停歇下來,一隊女兵捧著各色樂器魚貫而入,有回鶻人的冬不拉、越南的獨絃琴、阿拉伯短笛、波斯鈴鼓、希臘式豎琴和印度的多赫拉鼓,當然也有中原地區的古琴、編鐘之類的樂器。
看到這些來自廣袤地區不同民族的樂器,就算心頭頗為不解,關漢卿和其他的文學侍從之臣也不禁驚歎大漢帝國疆域之廣歷代皆無。
是的,蒙古帝國也可以誇口“秦皇漢武稱兵窮,拍手一笑兒戲同”,但他們野蠻落後的征服方式註定了不會長久,就是文化上也不可能做到將這麼多民族的音樂融為一爐,造就歡歌盛世的勝利之樂。
儒生出身的臣子,更是點頭暗贊雪瑤皇后心思縝密填補了帝國的空缺。
要知道中國歷史最重詩書禮樂,華夏曆代聖王皆有國樂,黃帝之《大卷》、堯帝之《大咸》、舜帝之《大韶》、夏禹帝之《大夏》、商之《大濩》、周之《大武》,有一套完整的禮樂制度,乃是王朝興盛的象徵,承天受命的明證。
關漢卿不禁嘆道:“大漢皇帝在前朝危亡之際,仗劍海東力抗蒙元,崖山海戰對故宋行朝有再造之恩,後故宋君王遜位,吾皇始登大寶,得國之正歷代皆無,所以有種種祥瑞、斑斑異兆,傳國玉璽出世、西海麒麟(長頸鹿)來朝……現在又得到《華夏金甌曲》,預兆王朝走向興盛啊!”
“是啊是啊,”眾位臣僚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