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6部分

,軍中以高固為請,盈珍即以上旨命固知軍事。或傳戊戌制書至邠州,邠軍惑,不知所從。奸人乘之,且為變。留後孟子周悉內精甲於府廷,日饗士卒,內以悅眾心,外以威奸黨。邠軍無變,子周之謀也。

李釒奇既執天下利權,以貢獻固主恩,以饋遺結權貴,恃此驕縱,無所忌憚,盜取縣官財,所部官屬無罪受戮者相繼。浙西布衣崔善貞詣闕上封事,言宮市、進奉及鹽鐵之弊,因言錡不法事。上覽之,不悅,命械送錡。錡聞其將至,先鑿坑於道旁。己亥,善貞至,並鎖械內坑中,生瘞之。遠近聞之,不寒而慄。錡復欲為自全計,增廣兵眾,選有材力善射者謂之挽強,胡、奚雜類謂之蕃落,給賜十倍它卒。轉運判官盧坦屢諫不悛,與幕傣李約等皆去之。約,勉之子也。

己酉,以高固為邠寧節度使。固,宿將,以寬厚得眾,節度使忌之,置於散地,同列多輕侮之;及起為帥,一無所報復,由是軍中遂安。

丁巳,成德節度使王武俊薨。

秋,七月,戊寅,吐蕃寇鹽州。

辛巳,以成德節度副使王士真為節度使。

己丑,吐蕃陷麟州,殺刺史郭鋒,夷其城郭,掠居人及党項部落而去。鋒,曜之子也。僧延素為虜所得。虜將有徐舍人者,謂延素曰:“我英公之五代孫也。武后時,吾高祖建義不成,子孫流播異域,雖代居祿位典兵,然思本之心不忘,顧宗族大,無由自撥耳。今聽汝歸。”遂縱之。

上遣使敕韋皋出兵深入吐蕃以分其勢,紓北邊患。皋遣將將兵二萬分出九道,攻吐蕃維、保、松州及棲雞、老翁城。

河東節度使鄭儋暴薨,不及命後事,軍中喧譁,將有它變。中夜,十餘騎執兵召掌書記令狐楚至軍門,諸將環之,使草遺表。楚在白刃之中,操筆立成。楚,德棻之族也。八月,戊午,以河東行軍司馬嚴綬為節度使。

九月,韋皋奏大破吐蕃於雅州。

左神策中尉竇文場致仕,以副使楊志廉代之。

韋皋屢破吐蕃,轉戰千里,凡撥城七,軍鎮五,焚堡百五十,斬首萬餘級,捕虜六千,降戶三千,遂圍維州及昆明城。冬,十月,庚子,加皋檢校司徒兼中書令,賜爵南康王。南詔王異牟尋虜獲尤多,上遣中使慰撫之。

戊午,鹽州剌史杜彥先棄城奔慶州。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十一貞元十八年(壬午,公元八零二年)

春,正月,驃己摩羅思那遣其子悉利移入貢。驃國在南詔西南六千八百里,聞南詔內附而慕之。因南詔入見,仍獻其樂。

吐蕃遣其大相兼東鄙五道節度使論莽熱將兵十萬解維州之圍,西川兵據險設伏以待之。吐蕃至,出千人挑戰,虜悉眾追之,伏發,虜眾大敗,擒論莽熱,士卒死者太半。維州、昆明竟不下,引兵還。乙亥,皋遣使獻論莽熱,上赦之。

浙樂觀察使裴肅既以進奉得進,判官齊總代掌後務,刻剝以求媚又過之。三月,癸酉,詔擢總為衢州剌史。給事中長安許孟容封還詔書,曰:“衢州無它虞,齊總無殊績,忽此超獎,深駭群情。若總必有可錄,願明書勞課,然後超資改官,以解眾疑。”詔遂留中。己亥,上召孟容,慰獎之。

秋,七月,辛未,嘉王府諮議高弘本正牙奏事,自理逋債。乙亥,詔“公卿庶僚自今勿令正牙奏事,如有陳秦,宜延英門請對。”議者以為:“正牙奏事,自武德以來未之或改,所以達群情,講政事。弘本無知,黜之可也,不當因人而廢事。”

淮南節度使杜佑累表求代。冬,十月,丁亥,以刑部尚書王鍔為淮南副節度使兼行軍司馬。

己酉,鄜坊節度使王棲曜薨。中軍將何朝宗謀作亂,夜,縱火。都虞候裴玢潛匿不救火,旦,擒朝宗,斬之。以同州刺史劉公濟為鄜坊節度使,以玢為行軍司馬。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十一貞元十九年(癸未,公元八零三年)

春,二月,丁亥,名安黃軍曰奉義。

己亥,安南牙將王季元逐其觀察使裴泰,泰奔硃鳶。明日,左兵馬使趙勻斬季元及其黨,迎泰而復之。

甲辰,杜佑入朝。三月,壬子朔,以佑檢校司空、同平章事;以王鍔為淮南節度使。

鴻臚卿王權請遷獻、懿二祖於德明、興聖廟,每禘祫,正太祖東向之位;從之。

乙亥,以司農卿李實兼京兆尹。實為政暴戾,上愛信之。實恃恩驕傲,許人薦引,不次拜官,及誣譖斥逐,皆如期而效,士大夫畏之側目。

夏,四月,涇原節度使劉昌奏請徙原州治平涼,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