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前言 這樣的社會,這樣的生活

在所有國家中,除了中國,美國應當是我最為熟悉的。很小的時候看小人書《阿福的故事》,就知道美國鬼子在越南被游擊隊打得落花流水。還知道美國侵略朝鮮,將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後來被“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中國志願軍打敗了。

上學後,課本中有許多美國資本主義*的各種各樣的事情,例如有錢人牛奶吃不完,寧願倒掉也不給窮人吃;勞動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還有,美國暴力、*、兇殺氾濫成災,人人自私,經常有老年人死在家裡很久才被人發現。

後來我工作的單位,屬於“外事部門”,經常與外國人打交道,其中最主要的是美國人。美國人不時“挑起事端”,經常搞得我們加班加點,手忙腳亂。相當長一段時間,我們的工作都是在為美國人忙乎,大家戲稱是在“給美國人打工”。

當然,在與美國人的面對面接觸中,我也發現了他們的專業、敬業和效率,甚至發現了他們的坦率、真誠和友善。我交了一些美國朋友,覺得他們人都不錯。

這段時間裡,我有機會多次出差到美國,基本是與美國人談判。看到了美國的藍天碧水、綠樹青草,看到了美國人的彬彬有禮,我開始羨慕、感嘆。透過收看CNN關注美國的事情,讀商務印書館翻譯出版的美國曆史、政治、社會等方面的著作,我覺得自己對美國的瞭解越來越深刻。

然而,沒有想到的是,當我來到美國首都華盛頓工作,更加接近美國人的時候,卻發現了無窮無盡的新鮮事。孩子上學不僅不交學費書本費,還有免費早餐和幾乎免費的午餐;孩子上學輕鬆愉快,大中小學學生很少有戴眼鏡的;教堂星羅棋佈,星期天有那麼多人拖家帶口上教堂;他們有那麼多假期,並且可以根據自己的安排拆開來一天天使用;只要有普通的工作,就有錢到郊區買別墅;他們那麼喜歡在戶外活動,動不動就聚會,搞野餐、燒烤什麼的;他們那麼注重家庭,下班、週末都和家人在一起,出差儘量帶著丈夫、妻子;他們那麼喜歡養狗,街上隨處可見大狗小狗;老夫老妻了還手拉手親親熱熱;公交車上有那麼多人看書;那麼多人喜歡古典音樂;他們那麼心平氣和,面帶微笑;他們那麼習慣排隊,開車那麼禮讓,進餐館那麼文明;聊起天來,他們那麼博學,古今中外,侃侃而談;他們幽默開朗,在葬禮上竟然都能講笑話;他們待人憨厚朴實,而政治人物在臺上又如此能言善辯;他們通情達理,退貨輕而易舉,處處給人方便;他們樂善好施,關心他人,關心世界,連一個普通的小學校都會為中國地震募捐;迪斯尼人山人海卻秩序井然;華盛頓那麼多藏品豐富的博物館,竟然都是免費的;他們的軍事基地竟然能對外開放,各種先進的戰鬥機隨便攀登拍照;三十年前,太空梭那樣的龐然大物就能飛上天空,過幾個月再飛回來!

對於醜聞和公共事件,媒體如此刨根問底窮追不捨,各路專家又是如此旁徵博引,分析得頭頭是道;想了解一件事情,網上資訊和資料應有盡有;發生了什麼事情,政府會在最短時間召開新聞釋出會;國會的辯論和聽證會如此公開激烈,國會議員如此咄咄逼人,對國家任何大政方針都要問個究竟、辯個清楚,還動不動就“不給錢”“不批准”;一個普通法院都能推翻總統為反恐及維護國家安全而採取的監視國際電話和網際網路的做法;總統如此頻繁召開記者招待會,闡述政策回答問題,還經常在公眾聚會上插科打諢;有那麼多書籍對總統及其政策嬉笑怒罵,橫挑鼻子豎挑眼;白宮前面竟然讓人長期搭塑膠棚子居住,警察看到有人把布什畫成恐怖分子拉登也不管不問;幾十萬人的反戰示威*竟然像趕集一樣和和平平熱熱鬧鬧;總統競選那麼公開透明、激動人心,那麼多人熱情參與……

這樣的社會、這樣的生活,美國人當然是驕傲的、舒適的,但在報紙電視網路上,卻經常是兇殺、水災、颶風、龍捲風的報道,反對黨還把現政府的內政、外交政策說得一無是處,說很多人沒有醫療保險看不起病,油價攀升讓人心驚肉跳,經濟開始全面衰退,失業人數大幅度增加,非法移民氾濫成災,伊拉克戰爭讓美國陷入災難等等,彷彿美國已經危在旦夕,需要他們挺身而出救國救民。我們覺得這麼好的地方,他們還不知足!

據說到美國來的人,初期都會經歷一段時間的“文化衝擊”。但我這個人似乎有點特殊,因為三年來這衝擊似乎一直存在,並且越衝越深。這就是一百六十餘篇“美國紀事”的來源。

坦率地說,在三年時間裡,我沒有機會真正像美國人一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