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一個動作沒學會,連夜求師。11歲抱病參加全國武術比賽,技驚四座連奪三冠。18歲拍名片《少林寺》,在全國掀起“李連杰熱”。
1963年4月26日,北京一家婦產醫院。
一箇中年男人焦急地守在產房外面,不住地來回走動。
產房的門“吱”地一聲開啟了,中年男人飛快的跑向護士。
護士平靜地說道:“生了,是個兒子。”
男人滿臉的興奮,搓著粗糙的雙手笑著。護士看著這位興奮不已的中年男人,說:“恭喜你,頭胎吧?”
“不是,不是。家裡還有四個大的呢。”男人憨厚地答道。
“那就是家裡都是姑娘,今兒得了一個大胖小子,高興了吧?”
“呵呵,家裡還有倆小子、倆姑娘,都是我的骨血,姑娘小子我都高興、都高興啊!”
這個帶給父親無限喜悅的小小的男嬰就是李連杰,在他出生的這一刻,誰也預料不到將會有怎樣的傳奇經歷發生在這個小人兒身上。
“給孩子取個小名吧?”虛弱的母親望著父親臉帶幸福地說道。
父親看著兒子,說“我早就想了,就叫正東吧,叫著響亮,乳名叫東東。你覺得怎麼樣?”
母親笑了笑,點點頭。李正東的名字就這樣定下來了,李連杰是他後來的藝名,本書從他的藝名敘寫全文。
不久,小連傑就從醫院回到家裡,小連傑回家後,哥哥姐姐成天圍繞著他轉,好奇地看著他,一天,一個哥哥發現他胃口特大,吃起奶來呼嚕呼嚕的,嗓門也大,哭起來街坊都聽得見,就不叫他小杰,叫他“小老虎”。很快這個小名就傳開了,不僅家裡人這樣叫他,鄰居都愛親切地叫他:“小老虎”。
李連杰的媽媽叫張鳳蘭,是公共汽車上的售票員。父親叫李清泉,是一位工人出身的技術員,兩人都是工人,所領的工資也就夠糊幾張嘴而已。父母看著這一群活蹦亂跳的寶貝,一半是高興一半是難過。高興的是家裡又多了一個可愛的小生命;難過的是,當時正是三年困難時期,吃飽飯都是個大問題,這樣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要如何來撫養啊!然而,縱使是再苦再難,天性樂觀的父親和母親,依然給予了他們幾個孩子儘可能多的物質保證和精神關懷,讓他們在艱難歲月裡得以健康成長。
為了讓孩子們吃飽穿暖,父親的工作更忙更累了,但是即使再忙再累,回到家,看到他們清澈的眼神和純真的笑容,做父親的心裡無限安慰,父親常常在下班之後和孩子們玩鬧成一團,而母親則微笑地看著他們,小屋裡充滿了濃濃的親情。
然而,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在小連傑兩歲的時候,父親就因為勞累過度永遠地離開了他們。
父親死後,母親勇敢地站了起來,一個人挑起了五個孩子與兩位老人的生活重擔。在李連杰的記憶裡,母親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就從沒有休息的時間。許多年以後,成為一代功夫影帝的李連杰想起母親,想起那段難熬的歲月,眼中總是飽含淚水——那是怎樣一個堅毅的女人啊!
家裡除了五個未成年的小孩,還有兩位需要照顧的老人。做售票員的母親,白天去上班,晚上回來給大家做飯洗衣,還要督促哥哥姐姐們的學業,尚在中年的她,頭上早早的泛起了霜花。中國傳統婦女堅韌不拔的精神在李連杰母親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母親的性格也深深地影響他的一生,讓他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獲益匪淺,度過了人生中一個又一個難關。
窮人的孩子早懂事。從記事那天起,小連傑就告訴自己說:要爭氣,為了媽媽,為了哥哥姐姐。據李連杰的街坊回憶,小時候的李連杰十分懂事,從來不向家裡要錢,給母親增加負擔。
七歲的時候,小連傑進入北京廠橋小學上學。上學的時候,他不敢向家裡要新衣服,新書包,只穿著哥哥、姐姐的舊衣服上學,哥哥姐姐的衣服罩在他的身上,比較大,穿起來裡面空蕩蕩,走起路來晃盪蕩,同學看了之後經常投以奚落的笑聲。
一天,他穿了一條姐姐穿過的花褲子去上學。
“大家看啊,李連杰穿了一條女孩子的褲子!”一個男孩指著他的褲子說。
“哦!哦!哦!”一群孩子也跟著起鬨地叫了起來。
小連傑的臉刷地就紅到了耳根。他低著頭,沒做任何回應,可心裡卻在暗暗下著決心:“你們看著吧,總有一天你們不會嘲笑我的!”
對於這一段往事,李連杰刻骨銘心,他在2005年四川大學演講的時候說道:“那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