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列艦隊。
第34節:
與“無畏”級不同的是,德國“拿騷”級戰列艦採用6座雙聯11英寸主炮,口徑雖然小於“無畏”號的12英寸,但是射速快,而且可以保證在每個船舷方向都有8門主炮同時射擊,這就在單位時間裡比“無畏”號的火力要強大。但“拿騷”級的不利之處也很明顯,德國人因為覺得新型大型蒸汽輪機還不夠成熟,因而“拿騷”級還是採用老式的三缸往復式蒸汽機。
1912年4月,德國再次提出了第五個海軍擴充法案,預計將建造41艘戰列艦、20艘裝甲巡洋艦、40艘輕巡洋艦、140艘驅逐艦和72艘潛艇。此次法案奠定了德國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中堅力量。1908年,德國的首艘“拿騷”級“拿騷”號下水。這時,提爾皮茨也給德國海軍提出了新要求——要利用德國在科技領域的強大,在主力艦質量上必須超過英國,以彌補在數量上的差距;對德國的前“無畏”艦進行現代化改造,使其巡航能力升級;完成先進火炮和火控系統裝備水面艦艇,提高攻擊能力;大力發展魚雷攻擊艇,彌補重型艦隻數量不足的缺陷;設計建造遠洋潛艇,攻擊敵方海運線;大量派遣遠洋襲擊艦,分散敵方海軍兵力,使其顧此失彼等等當年,德皇威廉二世也展示了不妥協的決心,宣佈了大幅度追加海軍預算的決定:“不管英國喜歡與否,我們都將達到目的”a米a花a書a庫a ;http://www。7mihua。com
除“拿騷”級外,德國公海艦隊還開始建造“赫爾戈蘭”級戰列艦。那是因為就在德國開始建造“拿騷”級的同時,德國人發現英國人已經在建造安裝有343毫米巨炮的戰列艦,這讓德國人感到自己的280毫米主炮已經顯得火力微弱,於是決定在新建造的4艘戰列艦上安裝口徑為305毫米的主炮,同時為了增加戰艦的機動能力,在這一級戰列艦上安裝了大型推進系統,這使得這類戰列艦擁有3座煙囪。該級艦以德意志帝國的四個地區命名。
然而德國公海艦隊的真正核心是“愷撒”級戰列艦。“愷撒”級戰列艦是公海艦隊最大的主力艦,5艘“愷撒”級在一戰期間成為德國海軍戰鬥力量的核心,分別是“愷撒”號、“腓特烈大帝”號、“凱瑟林”號、“阿爾伯特國王”號和“路易特波爾德攝政王”號。“愷撒”級是第一級使用蒸汽輪機動力的德國戰列艦。
此外,德國公海艦隊還有“國王”級戰列艦。“國王”級戰列艦是第一級採用全部主炮沿中線佈置方式的德國主力艦,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當舷側艦炮進行射擊時,可以保證每個方向都有10門主炮同時射擊。該級共有4艘。
“巴伐利亞”級戰列艦是公海艦隊中另一級戰列艦,這是德國受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的影響而採用380毫米口徑巨炮的戰列艦,但這級戰列艦仍然採用煤炭蒸汽輪機,因為德國認為如果採用當時先進的以油/煤混燒為動力或者燃油動力系統的話,當戰爭爆發後,受英國控制的波斯灣和受俄國控制的巴庫都將斷絕對德國的石油供應,這必然會導致戰艦無法出航。“巴伐利亞”級戰列艦共有4艘,即“巴伐利亞”號、“巴登”號、“符騰堡”號和“薩克森”號。
此外,德國還有“布呂歇爾”級戰列巡洋艦、“塞德利茨”級戰列巡洋艦、“得弗林格”級戰列巡洋艦和“馮德坦恩”級戰列巡洋艦,以及“毛奇”號、“戈本”號戰列巡洋艦。
第35節:
提爾皮茨的海軍擴張計劃,最終使得德國建立了一支強大的公海艦隊。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德國共計擁有20艘“無畏”級戰列艦、19艘其他型號的戰列艦、7艘戰列巡洋艦、53艘巡洋艦、140艘驅逐艦、31艘潛艇、55艘各型炮艦和魚雷艇,以及其他艦員,總計350艘,總噸位107萬噸,成為僅次於英國的世界第二大海軍強國。與此同時,德國商船總噸位也從1871年的8。2萬噸上升到1914年的510萬噸。另外,德國境內的基爾運河也改造完成,能夠通航大型艦船。
但是,英國艦隊在擴張後更為巨大——至1914年,英國已經有了30艘“無畏”級戰列艦、38艘其他各級戰列艦、11艘戰列巡洋艦、113艘巡洋艦、229艘驅逐艦、84艘潛艇、68艘各型炮艦和魚雷艇,總噸位200多萬噸。總體實力上,英國仍遠超德國。所以,提爾皮茨的海軍擴張計劃不但未能超越英國,反而使得英國海軍更強大,而且也讓英國的競賽策略得逞——這場競賽給德國帶來了沉重的財政負擔。」‘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