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3部分

“一旦進至五六里,諸騎亦不待調遣號令,便即漸漸圍攏,圍則越來越盛,至三十里許則圍至二三十重。是時無論圍中有何物騰起,隨時便有十數箭攢射,一發無不殪者。待圍罷。則於中軍置認旗,諸軍各計其所獲議功,雖狼主、郎君之貴,亦只可享其親身所獲,故而臨戰之時。狼主郎君皆身先士卒,矢石不懼,人皆勇鷙不畏死,次其利也。”

高強聽了半天,咋了咋嘴,心說這也罷了。別人我管不著,自家身上披著唐猊軟甲,槍箭難入。要本衙內身先士卒一把的話,庶幾來得。可是你說了半天,究竟為什麼女真滿萬才不能敵?

卻聽种師道點頭道:“誠如朱觀察所言,這女真果然了得,想必是自少即行圍獵之法,自上至下都無比熟悉,臨戰不須調遣,各自皆知所居本分。我中原之兵但憑金鼓調遣。若遠及十里之外,則金鼓難聞,不若他這般如臂使指,雖在數十里廣大戰場中,各部亦絲毫不亂,知所進退,是以曰女真滿萬則不可敵,蓋因此族擅長大舉圍獵之法,人數雖眾亦不煩調遣,故而會戰之眾越多,其優勢便越發明顯,此其因也!”

眾人紛紛點頭,高強亦是大悟。果然術業有專攻,起碼理解起來也容易一點,看人家種師道就能從軍事指揮技術上發覺女真兵的優勢所在,原來所謂滿萬不可敵,說得是他們女真族傳統的作戰方式,勝過了中原自來金鼓旗幡的指揮法。其實這也不是說中原在這方面就不如女真人了,歸根結底還是宋朝不重視軍事指揮的研究和發展,一味搞些脫離實戰的兵法,結果兵書越印越多,能勝任大兵團指揮的將領卻越來越少。

陳規卻笑道:“原來如此,這女真似強實弱,小寇也!”

高強聞言為之一振,道他已經找出了女真陣法的弱點所在,忙問端詳。哪知陳規卻道:“女真人勇悍不畏死,將帥能身先士卒,臨戰又能知進退,且軍法嚴苛,父子相攜而戰,此乃古人所謂熊虎之師也,實不宜力敵。然如此之軍非一朝可致,其一戰士自結髮而隨父兄行獵從軍,十餘年且得其精髓,而一旦敗釁之後,旦夕間如何可補?況且女真族人甚寡,死一個便少了一個,一旦相持數年之後,其現有兵力耗盡,便再難得這熊虎之師,豈非易與?”

原來說的是這個……高強略感失望,不過想想這也算是從戰略上藐視敵人,陳規能作如是想亦屬難能,當即點頭稱是。

一旁宗澤忽道:“女真如此戰法,全因其漁獵為生而來,是乃全民皆兵之法。一旦脫離故地,不須漁獵可為生,其民素無文字,無以傳承先民之戰法,又從何習取這般戰術?以我之見,若要制女真之戰術,莫如教曉其耕種通商等法,使其民生豐裕,既不須漁獵,亦不必外出攻戰,其民便可營生。似此則女真之強兵,數十年間便可化作明日之黃花,風流雲散矣。”

“對極對極!”高強點頭點的亦是快極,心裡又不禁得意,當日本衙內開了保州為自由港不設防區,就是為了讓女真人能自由和中原貿易,坐享厚利以安逸其民,不想今日看來,這法子還有動搖其軍事根本的大作用,真是一舉多得,本衙內何其英明哉!

說了一通戰略,還是沒解決戰術問題,這也是因為實際負責征戰的軍中將領都已迴歸本隊預備出征之故,少了這些生長行伍間的實戰經驗,單憑高強身邊搞謀略的儒生參議們,任憑你如何號稱“知兵”,也還是無法解決高難度的戰術難題。

好在和女真開仗並非目下要事,儘可待收復燕雲之後徐徐計較。至於遼東常勝軍那裡,從朱武所說諸事看來,花榮等人已經在籌劃對抗女真大軍之法,以他們的近水樓臺,遼東諸族又對於女真極為了解,所想出來的戰術多半也不會差到哪裡去了。

到此朱武述職完畢,高強又是一番嘉勉,著他暫且在涿州歇息,以洗風塵。

自此以往一個多月間,常勝軍各部紛紛秣馬厲兵,收拾行裝預備開拔,參議司則不斷從南方催討糧餉兵器,從河間府到涿州之間建立兵站十餘處,使得北上大軍在途無需攜帶糧餉箭矢,只須輕裝前行便好。至於涿州新城城中,各種兵甲器仗軍資等屬更是堆積如山,連架設浮橋所需的大小船隻和纖繩木板等都是一應俱全。

那東路滄州李孝忠部,肩負著跨海登陸作戰的艱鉅任務,更是忙得一刻也不得停歇。聽取其軍使稟報的情形,高強就感覺自己好似看了一遍諾曼第登陸的上集,李孝忠從軍中揀選那些梁山出身、善識水性計程車卒,組成登陸的突擊隊,每日操練小船搶攤登陸之法,習練海上波濤,更以大號海船上的床弩投石等戰具為之配合,一派兩棲登陸的架勢。其本人更曾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