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虎北口之外,此處乃是燕京北邊關口之一。兩面青山對峙綿延百里,中間一條山道蜿曲折,僅能一車行走,道旁便是水流湍急的潮河水,一路伴隨著行來,風景著實叫人讚歎。不過李應等人卻無心欣賞,在關口外便與使團揮別,離開了大隊向東而行。迤邐往東京道而去,過了遼河,去尋花榮交令不提。
單說這多災多難的使團,好容易進了南京道。此地雖也是連年災荒,道路不靖,但究竟是以農耕為主,抗災能力好過塞外遊牧各族,好歹還沒有亂的象塞外那樣遍的盜賊,遼國還能維持基本的統治秩序——所謂的基本,也就是沒有發生大規模的叛亂而已,近年來唯一一場有影響的亂事董龐兒之亂,也被南京道守軍在白水畔一戰擊潰,起事者董龐兒率殘部轉戰西京雲中府去了。
因此到了燕京,便有官軍前來接應,於路也有館驛可供休息,到了密雲城中,可憐的南朝翰林學士葉夢得才算是大半年來第一次睡到了榻上。
此處便有訊息往南傳遞,使節團一路南行,過了燕京城,到白溝界河時,遠遠便望見河對岸旗幡招展,鼓樂飄揚,大隊人馬前來迎接使團南歸。葉夢得心中又喜又酸,想想這一路出使的種種艱辛,擔驚受怕,險些兒要掉下淚來。他趕著往前到了邊境,依著禮數與蕭乾等人道別之後,率先跨過了白溝界河——張琳使團算是回訪使節,按禮數須得後入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