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3部分

事,孤身一人往南路來。

一路上許多艱辛,也不消細說,仗著他武藝高強,人又機警,居然太平無事。到了東京地界,但見大隊人群在路,紛紛都向南逃,召和失捉住人來問時,卻說是遼國新近封了高永昌作東京道副留守,權領軍事,正四下招軍去征討女真,高永昌所部趁機大肆擄掠,全無軍紀可言,莫說是漢人,即便是渤海人也多有遭殃的,眾人只得都向南逃,都說到了常勝軍地面便可安生。

召和失見常勝軍頗有威望,心下甚喜,想來自己這次不會站錯了隊伍了。當下與逃難人叢一同向南,沿途也有零星東京兵士盤詰,但一聽是南去投常勝軍的,多半都不敢如何,召和失益發暗喜。

二月下旬,方過了遼河八口,便是常勝軍地面,召和失尋著一部漢軍,報上馬擴的姓名和自己的來歷,說道要見花榮。可巧這一隊乃是廷玉部下巡哨探馬,算得是漢軍中的嫡系,聞聽此人來意,不敢怠慢,護著召和失一路向南,到了蘇州關面見花榮。

花榮展信觀瞧,見信上說道女真圍攻黃龍府,聲勢浩大,諸般情狀,心中暗吃一驚。吃驚者不為別事,乃是因為他接到了汴梁高強的指示,說道那時遷和牛皋二人保著葉夢得北上出使,要向遼國提出歸還燕雲的請求,恐怕遼國內部生變,命他設法接應。

他這些日子招諭流亡,已經是忙得焦頭爛額,分不出身來關注這件事,如今女真大舉圍攻黃龍府,勢必又是一場大戰將至,甚至有可能就是決定遼國命運的大決戰。時遷等人身處這樣的漩渦之中,其安危可想而知。

皺眉沉思片刻,又看了看信上所說的召和失的為人來歷,花榮心中一動:這人來得卻好,敢是機緣巧合,天上掉下這個人來助我?

便即問了召和失的出身來歷,那召和失一一答了。花榮見與信上說的一般無二,便笑道:“既有馬大人手書,我自當照拂於你,即日命你為我帳下營長之職,撥你戰馬百匹,兵甲若干,部屬便由你自行挑選,以五百人為限,如何?”

召和失初時還不知高低,只是應了,後來方知這營長之職在花榮軍中不比凡俗,在軍中是最低的將領,有權自行招納兵丁,在本處則是一方長官,可處理本營的政務,收取本營出產,繳納租賦,皆是營長擔當,可謂上馬管軍,下馬管民,最為要緊。尤其對他這樣全部家族都在當地的人來說,這就等於給予了他相當的家族自治權,正符合他心中所望,如何不喜?當下二次拜謝,這才是真心實意地歸附了。

花榮見收了他心,方才將自己的心事說了,道:“即今北地將有大戰,契丹內部恐生變亂,我正愁無法去接應我那故人。今番得你來此,卻是正好,你家本是遼國世代將門,又有遼東招兵令,可率軍行走遼地,等閒人亦不能探得你的底細。今便命你率本部人馬前往上京地界,設法接應我那故友到此,你可願往?”

召和失本是膽大心細之輩,也早看出這常勝軍其志非小,如今聽說竟有人會捲入遼國上層的變亂之中,心中更生疑竇。只是疑竇再多,也不能如何,總不能把偌大家族都搬了去他處吧?也只好死心塌地為常勝軍賣命了,遂一口應承。

花榮見狀大喜,便將諸般細務都說了,又請了徐寧過來,教他如何與上京的細作接頭,如何辨別自己所要接應的人身份。召和失到此刻才看出些端倪來,原來他所要接應的人,居然是南朝的使臣!

第十三卷 燕雲下篇 第一八章

這召和失領了將令,自去辰州家中稟告父親,招集親族編整部伍。他那家族甚是龐大,諸支加起來男丁不下千人,在當地也是豪族,聽說兒子投了常勝軍被封作營長,一家大小盡皆歡悅,誰不知常勝軍都是軍法管民,最重要的官階就是營長和百戶?如今召和失作了營長,就代表著這一個家族有了相當的自主權,不必事事看他人臉色行事了。

因此召和失家族男丁踴躍從軍,兵器馬匹都是自備,召和失再將花榮撥給的馬匹兵器裝備起來,不數日便得了五百騎子弟兵,趁著春暖花開之際,便即跨過遼河北上而去。

此行卻不只是召和失一軍,另有李應領著數十個親兵與他同行,為的是到了上京好與當的細作以及使團聯絡,這北的細作本是出自他的部署,自然輕車熟路,再有召和失這一隊貌似遼兵的掩護,一行人竟是太太平平就到了上京道境內。

一進上京道,這氣氛就有些異樣,滿地騷然動盪不安,塞外各部狼奔豕突,全無半點秩序,哪裡象是大遼上京的所在,直是化外之域,無法無天了。李應和召和失二人各有門路,分頭打探之下,才知道上京道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