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義大利和南斯拉夫提出了抗議,它們並沒有改變外長會議作出的決定;和約第二十一條規定建立的裡雅斯特自由區,並在第二十二條中具體劃定了它的邊界。自由區是從那些擬定法國線的專家們原來準備留給義大利的地區中劃出來的。
自由區面積約三百一十平方英里,約有人口三十四萬五千人,其中二十六萬以上住在的裡雅斯特市及其近郊。自由區居民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是義大利族。自由區幾乎完全不生產糧食、原料和消費品,因此它的主要工業所需的原料完全依賴外界供應。從上述關於的裡雅斯特市經濟狀況的說明可以看出,1918年後該市怎樣依賴於它同義大利之間的貿易,以及一個同義大利其他地方的工業緊密結合的當地工業又有著怎樣的重要性。
關於自由區的前途,東西方有著矛盾的看法,同時雙方都擔心外界干預自由區的事務,這兩點,在巴黎和會為擬訂自由區規章而設立的小組委員會的討論中就表現得很明顯。雙方嘴上都說有必要建立民主統治,而且規章中也明文規定要有一個由自由區人民選舉的人民議會和一部由制憲會議透過的憲法。但是,掌握著控制大權的將是總督,總督要由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與義大利和南斯拉夫磋商後任命,任命後實際任職多久也取決於安全理事會的決定。當時安全理事會對所提的幾個總督候選人一個都不能同意接受,正說明總督這個職位十分重要。
1947年9月15日和約生效時,義大利對的裡雅斯特自由區的主權隨即終止,但由於安理會未能就總督人選達成協議,和約附件七所規定的臨時政權無法實現。按照臨時規章第一條的規定,自由區仍由盟國軍政府管理——英…美軍政府管理甲區,南斯拉夫軍政府管理乙區,這兩個區是由1945年6月20日杜伊諾協議所確定的摩根線劃分的。兩個區裡軍政府的施政情況很不一樣,從1945年5月到1947年9月,對甲區的管理是按照管理義大利其他各地區的同樣原則進行的。西方國家認為,軍政府就其性質來說只是一種看守政府,它受國際協議的制約,有責任按照義大利的法律去管理它控制下的那個地區,並應儘可能地利用當地原有的政府結構。可是,在這一邊界地區,條件是困難的;那裡找不到多少地方官員,沒有警察;直到1949年才舉行地方選舉;英…美軍政府必須對付的不僅有乙區中南斯拉夫人的敵意,而且還有甲區內的一個強大的共產黨,黨員既有南斯拉夫人,也有義大利人。這個黨鼓動了許多次罷工,並且企圖利用的裡雅斯特戰後的不景氣,這樣,就使該區經濟更難於走上較健康的軌道。實際上,1945…1947年間透過該港的僅有的一點業務是進口運往奧地利的救濟物資,因此無論在1947年9月15日之前或在這之後,英…美軍政府都不得不鼓勵發展的裡雅斯特同義大利之間的經濟聯絡,以促進工業的恢復,因為,只有工業恢復了,才有希望減輕該市沉重的失業負擔。
乙區的南斯拉夫軍政府並沒有受以看守政府身分行事之類想法的約束。從1945年起南斯拉夫就開始了這樣一個過程:把他們那個區的施政管理機構同南斯拉夫本國打成一片,特別是在司法領域中,他們用人民法庭來取代執行義大利法律的義大利法庭。1947年9月自由區建立以後,這一過程在乙區繼續進行,所以乙區的施政管理方針是同按照和約規定併入了南斯拉夫的威尼斯…朱利亞地區如出一轍的。
第八節 義大利的非洲殖民地
大戰結束時,義大利的殖民地除費贊自1942…1943年間被勒克萊爾將軍征服後一直由法國人統治外,管理權都掌握在英國軍政府手中。早在1943年9月21日,丘吉爾就對義大利要求收回其殖民地這一問題發表了英國政府的看法:“義大利……帝國已經失敗——無可挽回地失敗了。”1945年9月,外長會議一致同意不存在義大利保留其殖民地的問題,但對這些殖民地的前途沒有作出決定。這些殖民地同的裡雅斯特一樣,也是國際角逐的一個焦點;外長們都同意這些殖民地應根據聯合國規定的託管辦法處理,但所應採取的託管形式問題——是國際共同託管還是由一國託管——卻引起了很大的爭論。西方盟國一致反對可能使蘇聯成為這些殖民地之一的託管國或哪怕只是成為參與國際共管的一個成員國的任何建議,因為不論前一種或後一種身分,都會使蘇聯獲得插足地中海的門徑。與此同時,美國人懷疑英國有“帝國主義”野心,而法國人則不願看到同他們自己在西北非的保護國和領地接壤的這些北非地區有走向獨立的任何發展。
由於外長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