驟使德國的生活條件優於毗鄰的任何一個聯合國家的現有水平。佔領當局對德國人的態度要“公正但又要堅定而冷淡”。“切不可”對德國人表示親切友好。要實施徹底的非納粹化綱領。大力強調有必要讓德國行政機構負起最大限度的責任。但在德國要實行地方分權而並不予以肢解。雖然要實行“工業上的解除武裝”,但在某些情況下要對重要工業部門實行監督管制,而並不予以撤銷。
草擬指令是一回事,對指令取得一致意見則是另一回事了。自從斯退丁紐斯接替赫爾擔任國務卿以後,美國國務院的影響大為削弱,但它仍堅決反對指令中的大部24 分主張,在這點上似乎得到了對外經濟管理局的支援。 1944 年12 月美國政府把參謀長聯席會議起草的指令送交艾森豪威爾將軍,要求他取得其他盟國司令官的同意;他回答說,他們顯然是不會同意的。檔案後來又送交歐洲諮詢委員會審議,但在那兒同樣是很少取得進展;實際上,據說國務院已指示懷南特對之不予支援。最後採取權宜之計,即只將指令發給美國部隊,才把程式上的難題撇開了。這樣一來,從技術上來說,在1945年7 月盟國遠征軍最高司令部解散以前,盟軍最高司令官對所屬美軍有一套政策指示,對所屬英軍又有另一套指示,對所屬法軍則什麼指示也沒有。
同時,在雅爾塔,羅斯福總統又重新提出分割德國的見解,分割德國的方案本是上述指令所摒棄的幾個方案之一。這次分割德國的意見差點兒就透過了;因為三位政治家似乎都趨向於採納,只是在最後一分鐘,丘吉爾提議應當首先授命三國外長去研究一下,提出確切的建議。“我們正在處理的事情關係到八千萬人的命運,只用八十分鐘來進行考慮是不夠的。”三國外長又把這一問題移交給由艾登、懷南特和古謝夫(蘇聯駐倫敦大使)三人組成的專門小組去研究,出乎意料的是分割德國的意見從此就束之高閣了。
三國首腦同意把“東普魯士哥尼斯堡線以南部分和上西里西亞、奧得河以東部分”劃歸波蘭,作為波蘭東部丟失給蘇聯的領土的補償。但是羅斯福和丘吉爾聯合起來反對斯大林提出的下列要求:把波蘭西部邊界線沿奧得河延伸到同西尼斯河匯合處。最後英美蘇三國政府首腦同意徵求波蘭政府的意見,並把最後決策國待締結和約時解決。正如事變過程所證明的那樣,這個處理公式並非毫無漏洞,而三國在賠償問題上又滋生了誤會。在雅爾塔會議上,蘇方第一次正式提出賠償問題,他們要求德國總共賠償二百億美元,其中蘇聯佔有一半。其他盟國沒有提出反建議,當英方堅決反對25 定出任何具體數字時,霍普金斯給總統遞了一個條子說:“既然蘇方在這次會上作出這樣大的讓步,我以為我們不應當讓他們失望。如果英方不同意,就隨他們的便。”於是就在莫斯科設立了由英美蘇三方組成的賠償委員會,負責研究出具體計劃,以蘇聯提出的數字“作為初期研究時的討論基礎”。這是以掩蓋分歧來達成協議的一種措辭。羅斯福還支援英方提出的給法國一個佔領區的建議,至於其餘方面,雅爾塔會議採納了歐洲諮詢委員會關於佔領區劃分的意見,這在魁北克會議上已經取得了協議。
會後發表的公報沒有明白提到分割或賠償的問題。公報強調了盟國的“堅定不移的目標”是:從軍事上、經濟上、精神上解除德國的武裝;消除納粹和軍國主義的一切影響;懲辦戰犯;以及“協調一致地在德國採取其他為保障未來世界和平與安全所必要的措施”。公報中還有一段大概是摘引自總統某次演說中的話:“毀滅德國的人民不是我們的目標,但是隻有在根除納粹主義和軍國主義以後,德國人才有希望過象樣的日子,才能贏得國際大家庭一員的地位。”
總統回到美國以後,的確使用了大體相同的語言為雅爾塔的決議辯護:。。無條件投降並非意味著德國人民的毀滅和被奴役。。。我們不願意讓德國人民捱餓或者成為世界上其餘人的負擔。我們處理德國問題的目標很簡單,就是保障未來世界的和平。。。我建議另行成立一個國際性組織,讓所有愛好和平的國家遲早都有機會進入這個組織。六個星期之後,羅斯福就去世了。他的繼任者對所有的重要爭端還不夠熟悉,在就職後的最初幾周內,主要夫心的是維持羅斯福的政策不變,所以在德國投降前的這段時間內,美國對德國的態度沒有什麼新的發展。
從上面有關美國對德政策演變過程的簡要敘述中也可以看出某些特點。
美國人不是生性喜歡權宜之計的人,不是偏愛經過長期爭論才最後接受決定的人。他們26 最大的優點之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