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宣傳的是德國和德國人民在戰後將會面臨什麼樣的前景,但這隻佔次要地位,描述這種前景,主要運用盟國政治首腦人物的言論。確實如此,在對德國武裝部隊成員進行心理戰的1944 年6 月的標準指令中就作過這樣的規定: “有關戰後對德處置問題,不作具體承諾,只能引用政府發言人所明確表示的。”執行這一政策所發表的許多主要宣告,前面已經引過了。
在傳單上覆制那些宣告,有必要加以刪節,因而關於大西洋憲章不能作為一種權利使用於德國的這一暗示,給刪去了。但是這一點在上述指令中是特別強調的,英國廣播公司終於把它著重廣播了。在戰爭的最後兩年內,傳單上只有一次提到大西洋憲章,那是1943 年秋在引述一項條款時提到的,該條款規定各簽字國承擔一項義務,“。。在世界各國間公正面公平地分配主要產品”。
論點都是按相應的方針路線來闡述的:對廣大的德國人民並無報復之意(1943 年秋);我們無意要消滅德國人民(1944 年夏);[萊茵蘭城市的]普通居民對盟國軍隊無須害怕(1945 年1 月);盟國所決心摧毀的50 不是德國人民,而是德國的戰爭機器(1945 年3 月);結束戰爭,對德國來說意味著獲得一種人們得以生存的嚴峻而公正的和平(1945 年3 月);大規模報復行動是盟國正在竭力加以反對的事情之一(1945 年3 月)。
但情況還不止於此。因為有一個問題是反覆予以強調的,這就是盟國意在完全解除德國的武裝,剷除軍國主義和納粹主義,依法懲辦納粹頭目。的確,這種強調反過來正是使“普通老百姓”消除疑慮。德國人一再得到預先通知:盟國是不會與納粹政府打交道的。英國廣播公司越來越少地提到納粹和德國人民之間的區別。此外,說到德國取勝無望時,總是要提醒一下:德國人如果讓戰爭打到底,將會得到什麼樣的後果。“可怕的結局總比無休止的恐怖好得多”,這是英國廣播公司反覆引用的一句話。
一旦萬物皆毀,回頭就來不及了。戰爭結束得越早,對德國就越好(傳單,1944 年10 月)。
今日的德國戰爭工業給摧毀了什麼,明日的德國和平工業就要缺少什麼。打不贏的戰爭多持續一天,恢復和平而體面的正常生活的時間就要更長,每個德國人就要更為艱苦(傳單,1944 年新年)。
戰後德國的經濟將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它今天的敵國的援助,特別要依靠英國和美國的援助。英、美在原則上並無拒絕援助的意向,英美兩國負責的政治家業已再三宣佈,他們打算在德國戰敗後完全解除其武裝,但並不希望使德國挨俄和破產。
但是,在戰後抉助戰敗的德國在經濟上重新站起來,這種可能性是有一定限度的。這種限度隨著戰爭的繼續而一天天變得狹窄了。整個世界從事抗德戰爭所耗費的精力越多,用於和平時期的工業物資和糧食的儲存就越少,而這些儲存是在戰後正可以用來幫助德國並加速其重建的。農民當兵的越多,糧食生產就越少。全世界轉入軍火生產的工廠越多,可以用於重建的產品就越少。如果戰爭再延長下去,世界糧食匱乏的前景己可預見。
此外,德國並不是唯一的——也非第一個——在將來必須依靠外援的國家。世界上每一個月所遭到的破壞都會使求援的隊伍拉長,德國只是站在隊伍的末尾,而等待領取的物資卻會日見缺乏(傳單,1944 年春)。
戰爭的繼續意味著造成更多無益的損失和犧牲,商且意味著戰爭將在德國本上結束,這就難免使德國人民遭到毀滅,使其生存化為烏有(傳單,1944年8 月)。51 打不贏的戰爭每進行一天,就意味著更多的災難、混亂與匱乏(傳單,1944 年冬)。
戰爭結束後,在佔領期間,德國人喜歡把當時的生活條件與他們認為盟國曾經允諾過的生活條件相比較,從而抱怨盟國食言。所有的事實都說明,就具體允諾而言,德國人記憶中的東西是與現實完全對不上號的。事實上盟國曾反覆告誡過德國人,如果戰爭進行到底(實際是進行到底了),在物質方面所造成的後果將是慘重的,而德國人民承受這種後果不可避免地會最為慘重。英國廣播公司常常把德國人民比作坐在一列由瘋子駕駛的火車上的乘客,這個發了瘋的司機則橫下一條心儘量加快車速,直到火車出軌為止。他們唯一的希望是由哪一個乘客挺身而出,不怕付出四十個帝國馬克的罰款,拉一拉火車內的警報索。許多德國人都痛苦地意識到他們是處於這種危險的境地,但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