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總實際上設法向現場派出了三百二十二個工作隊。這些人未經充分訓練,就開始了工作,最後是相當不錯地完成了任務。這畢竟是一個臨時倉促組成的組織;差錯主要出在軍事當局方面,首先它們經常改變政策,忽而邀請聯總進來,忽而又取消這一要求,過後,當它們確實需要聯總時,又不能為聯總從管理運輸事務的地方司令官那裡獲得必要的支援。與此同時,如果出現任何毛病的話,它們總是把一切都歸罪於聯總,並且動輒埋怨聯總缺乏效率。
事實上聯總為軍事當局省卻了不少工作負擔和麻煩,在這些方面,它們不如聯總那樣勝任,但如果聯總不在現場,那麼從仁慈角度出發和為了維護秩序起見,軍事當局仍不得不盡力設法去處理這些問題。
救濟難民組織是聯總工作中引起公眾注意和招致批評的部分,但是這並非聯總的主要工作,它的主要工作是對已解放國家的政府提供善後救濟物資。
第六節 聯總的解散
聯總第五屆全會會議(1945年8月)第八十號決議就已預示了聯總工作的結束。當時規定的結束日期是1946年底,而在遠東則推遲三個月。第五屆全會會議(1946年8月)未要求進行第三次國際性的捐助,這就使聯總的結束成為確鑿無疑之事,並使準備結束的工作成為當務之急。
聯總的衛生工作部門於1947年初移交給世界衛生組織臨時委員會。
聯合國大會於1946年12月11日批准設立聯合國國際兒童緊急基金會。這個機構在1947年6月底接管了聯總向前聯總國家中最不幸的兒童提供衛生、恢復健康和福利的工作——同時接管了聯總的職員與款項。
聯總的社會福利工作部門在1947年之後逐漸衰落,因為聯合國組織無意接收它,而受援國也不願或無力按照永久性體制來繼續進行這些工作。
聯總的一些有關農業善後的職責(還有聯總的一些職員和款項)在1947年期間移交給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如前所述,救濟難民的工作是在1947年7月1日移交給國際難民組織籌備委員會的。
“聯總的裁撤工作是總署所處理的秩序最為良好的一項行政工作,它同成立聯總時那種倉皇混亂的現象形成鮮明的對照。”
“裁撤”計劃是在1946年8月第五屆全會期間由設在日內瓦的改組專門委員會所制定的。該委員會透過了一項給予額外津貼的辦法以防止聯總人員過早地提出辭職;委員會又為籌備編寫“官方歷史”,為職員的調職(即轉業)和遣返回國以及為處理總署的財產作出了一些安排。
到了1947年年中,歐洲地區署的人員已減少到一年前的一半。該署最後於1948年9月底關閉。
所有在遠東的派遣團與辦事處除了新德里(1948年1月31日關閉),悉尼(負責南太平洋地區,1948年6月30日關閉)以及中國署(1948年1月關閉)之外,都在1947年底關閉了。設在南美的辦事處(里約熱內盧)是在1948年10月25日最後關閉的。
在華盛頓總署方面,高階副署長、海軍中校傑克遜於1947年10月離開聯總,其職位就此取消。署長魯克斯少將於1948年9月30日離職,聯總到此結束。
主計官哈里·W·豪厄爾被任命為清理主管員,負責結束聯總的未完活動。
第七節 對聯總成績的評價
關於進行戰後善後救濟工作的想法起初萌芽於倫敦的經濟作戰部,這個想法是當時擔任經濟作戰部大臣的弗雷德裡克·李滋…羅斯爵士所提出的。丘吉爾在1940年8月21日的演說裡首次公開地表達了這一觀點。它是對戰時和戰後初期的政策的重大貢獻之一。美國在接受這個思想的過程中,最初有些猶豫,但終於對它表現了特有的熱忱、大方和慷慨。在美國方面和李滋…羅斯對等的主要人物是迪安·艾奇遜,他後來當上了國務卿。他是李滋…羅斯的老朋友;這兩個人的合作——他們是使聯總誕生於世的兩個助產婆——對於一個很可能成為問題兒童的嬰兒來說,對他的未來健康與成長,是一件好事。
聯總誕生之後,艾奇遜雖然仍舊友善地照管這個組織初期遇到的一些困難,但已不再直接負責它的發展事宜,而李滋…羅斯則以負責歐洲地區署財務與行政事宜的聯總副署長身分,繼續為聯總做著有益的工作。
聯總的成就也應歸功於三位署長的地位和資格——他們都是美國人。赫伯特·H·萊曼是一位知名的民主黨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