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畹萌誦摹�1942年間,阿拉伯報界仍在鼓吹阿拉伯統一的主張,但德軍直逼阿拉曼和斯大林格勒,負責的政治家們正為這一迫在眉睫的威脅而憂心忡忡,無暇考慮及此。然而,到1942年底,這些威脅已逐步解除,泛阿拉伯主義的政治家們遂又立即恢復活動。至此為止,埃及人一直專心致志於他們自己爭取完全獨立和“尼羅河流域統一”的鬥爭,因而對泛阿拉伯事業不象“肥沃新月”的政治家們那樣感到關切。但是埃及首相納哈斯在1942年11月13日對華夫脫黨的演說中,則宣稱埃及將不遺餘力地為實現姊妹國家的願望而奮鬥:
把我們同阿拉伯和東方民族聯結在一起的紐帶,多不勝數,且牢不可破。它們對這次戰爭採取一致的態度,而這些紐帶也就更加堅固有力。在這次大戰中,它們全都盼望民主的勝利,期待新時代黎明的到來,於是年輕的民族決定自己的前途將是至高無上的權利。到那時候,這些阿拉伯國家以及毗鄰的東方國家將成為一個以埃及為先鋒的強大而緊密團結的集團,能履行其世界職責及其道義任務,並能自立於自由民族之林。
在12月份的最後一週,伊拉克攝政和再度擔任首相的努裡·賽義德都在開羅,一群敘利亞和黎巴嫩記者也正在埃及訪問。據報道,納哈斯曾告訴記者們,他的努力不僅限於謀求埃及的權利,同時也為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印度等國效勞。努裡在會見記者時說:“阿拉伯統一是我們的首要願望之一。我還不能說什麼時候和以什麼方式實現這種統一,但重要的是在我們以一切力所能及的手段為實現這種統一作好準備。”1943年1月16日,伊拉克政府向軸心國宣戰。在準備宣戰的過程中,巴格達報界宣稱:“現在阿拉伯各國人民正在為爭取實現其民族願望和獨立而努力,他們不能再繼續孤立於戰爭之外了。……阿拉伯各國政府必須捍衛他們的民族要求,必須與同盟國進行協商,以便實現每個忠誠的阿拉伯人的目標。”繼此之後,努裡向英國常駐中東國務大臣發出一份冗長的“備忘錄,提及阿拉伯事業,特別談到巴勒斯坦問題,並提出了求得永久解決的建議”,同時他還向其他有關方面秘密散發了這份備忘錄。備忘錄建議聯合國家立即宣佈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與外約旦合併成為一個國家,其政府形式由人民自己決定,並保障巴勒斯坦猶太少數民族和黎巴嫩基督教徒的利益。備忘錄還提出建立阿拉伯聯盟,而伊拉克和這個大敘利亞應立即隸屬於這一聯盟,其他阿拉伯國家則可自願參加。
2月24日,艾登在下院被問及是否在採取措施,促進阿拉伯國家之間更大的合作,以最終結成阿拉伯聯邦。他回答說:“顯然,這種主動性……應來自阿拉伯人自已。就我所知,目前尚未訂出可以博得廣泛贊同的這類計劃。”3月30日,納哈斯通知埃及國會,他仔細研究了英國外交大臣的宣告之後,已決定埃及政府應採取措施,徵求阿拉伯各國政府的意見,並儘可能地使之統一。待這方面辦妥之後,埃及政府希望邀請它們前來埃及進行友好會晤,而導向有效聯盟的討論也就可開始了。如能達成協議或接近達成協議,那就可以召開由埃及首相主持的代表大會,完成對這個問題的審議並作出決議。他已向努裡發出邀請。如果努裡贊同這一計劃,他們將討論伊拉克對這個問題的態度,然後再向其他阿拉伯政府發出邀請。
在巴勒斯坦,烏尼·阿卜德·哈迪和其他民族主義者以及《巴勒斯坦》報,都歡迎納哈斯採取主動。但是,伊拉克輿論絲毫無意接受埃及領導,巴格達報界把埃及僅僅置於其他阿拉伯國家同等的地位;埃米爾阿卜杜拉則立即進行了回擊,他於4月18日向敘利亞人民發表文告,邀請他們“從亞喀巴灣直到地中海和上幼發拉底河”的領導人到安曼開會,籌劃組成一個地區性的敘利亞聯盟或聯邦;據報道,伊本·沙特駐開羅和巴格達的代表則正在討論他們的君主參加談判的條件。納哈斯從6月8日至13日訪問了巴勒斯坦,但對埃米爾阿卜杜拉邀請他訪問外約旦,卻答稱:“公務羈身,歉難應命”。
7月22日,努裡來到開羅,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說他已將途經敘利亞、黎巴嫩、外約旦和巴勒斯坦時會談的內容實質通知納哈斯;他承認關於黎巴嫩參加任何阿拉伯聯盟是否適當的問題存在著意見分歧。他同納哈斯從7月31日一直談到8月5日,然後才發表了一項聯合宣告,說納哈斯已著手徵詢其他阿拉伯國家領導人的意見,以便舉行一次顯然將在開羅召開而由納哈斯主持的會議。據說已將會談的成就通知沙烏地阿拉伯駐開羅公使館,這將為同沙烏地阿拉伯政府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