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法國和德國兩方面都為達爾朗的罷官准備好了基礎,同時賴伐爾同德國人所進行的談判又為他本人官復原職開啟了大門。1942年4月18日,達爾朗被降到總司令的職位上,賴伐爾代替他當了政府首腦。與此同時,根據第十一號制憲法令,把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的職責分開,對內對外政策一概由政府首腦實際負責。賴伐爾是根據自己的條件回來的,這些條件排除了重演1940年12月事件的一切可能性。在新政府中,《費加羅報》原先的主筆呂西安·羅米埃,儘管身體不好,卻成為貝當最信任的同僚,並且在他的支援下一直任職到1943年11月德國人最後堅持要他辭職時為止。賴伐爾的內閣包括許多直到維希政權不再存在時還留在他身旁的人,其中有卡塔拉(負責財政)、阿貝爾·博納爾(教育)、格拉塞博士(衛生)和保羅·馬裡翁(情報)。在其他人中,勒魯瓦…拉迪裡(農業和糧食)、巴諾(法德經濟關係)和約瑟夫·巴泰勒米(司法)離去得較早。伯努瓦…梅香由於同多里奧和巴黎的狂人們勾結,於1942年9月被免職,他的同僚,國務秘書普拉通海軍上將,也於1943年3月被免職。
賴伐爾在野的十五個月絲毫不曾改變他對局勢的判斷。
我的政策'他對李海說'是基於同德國和解,我認為,沒有這種和解,就不可能有歐洲的和平、法國的和平,或是世界的和平。我確信德國人將會獲勝。但是,即使德國戰敗,我的對德政策也還是如此,因為這是為決定性和平打算的唯一可行的政策。
他具有往往同陰謀策劃的能力分不開的某些固定的想法,超出這些想法的東西,由於智力的限制和無能,他就看不到了。早在停戰協定以前,賴伐爾便下了決心,認為法國的命運是同德國的命運難解難分地結合在一起的,法德兩國的合作,即使是按照納粹提出的條件,對於挽救包括法國在內的歐洲也是必要的。他醉心於德國的軍事力量是不可戰勝的。而且他還以自己的現實主義而自豪,因此斷定萬一國際事務發展到必須透過戰事來一決勝負時,他那個賴伐爾決不會站在失敗的一邊。停戰協定簽訂以後,為了使德國人相信他們少不了他,他的打算是,使他們明白沒有別的人能比他更為有用。他竭盡全力,儘可能慷慨、儘可能公開地出賣祖國的利益,目的在於表明他是全心投靠,他除了同德國人全面合作之外,是別無其他退路的。在1940年12月,就維希說來,他走得未免太遠了,但是,既然他又官復原職了,他就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相信自己的機敏,他便重新撿起他在1940年底中斷的政策。在1942年6月22日的一篇廣播講話中,他甚至說出了這句臭名昭著的話:“我祝願德國勝利。”在戰後審訊貝當時,他解釋說,他講這句話是因為需要在德國人中創造一種相信法國的氣氛。也許,說得更正確點,他講這句話是因為他需要在德國人中創造一種相信他本人的氣氛,不過人們也不應該忘記這句話的後半句——“因為,如果沒有德國,共產主義將在歐洲所有的地方安頓下來了。”他認為世界的前途不是由納粹…法西斯主義決定,就是由共產主義來決定,而在這兩者中他寧願挑選前者。
賴伐爾重新當權,重新同德國進行為密切的合作,自然使法國同美國的關係冷淡下去。1942年1月,美國政府同魏剛作了最後一次接觸,他的回答是,除非得到貝當的指示,否則拒絕採取任何行動。美國政府於是放棄了對他的希望。李海報告說,如果德國人向北非方面挺進的話,不能期望維希會在任何把德國人逐出北非的努力中進行合作。早在2月間,美國在收到情報,說法國船隻在為軸心國軍隊從馬賽運送物資往北非時,美國便警告維希,這種做法將使美國改變政策,但是,這種威脅並不見效。3月間,美國停止向北非運送糧食供應。4月17日,李海海軍上將奉召回國,只留下一名臨時代辦來代表美國。
在1942年內,法蘭西帝國的大部分地區都脫離了維希的控制。法屬北非站在盟國一邊重新參戰。印度支那實際上由日本控制著,由德古海軍上將繼續維持的法國權力,不過是一個影子而已。在餘下的屬地中,有的仍舊堅持忠於貝當,有的接受了北非新政權的領導,有的依附戴高樂,再加上美國人和英國人從旁插上一手,所以它們之間進行著一場錯綜複雜的衝突。
自由法國想使法蘭西帝國在戴高樂的領導下重新參戰,這種希望註定要落空。對於這一點,美國政府的敵視態度要負一部分責任。上文已經提到過,紐芬蘭海岸外的兩個小島聖皮埃爾和密克隆,在1941年底曾在自由法國運動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