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身沒有力量抵禦日本的進攻。可是,他遭到了魏剛將軍、殖民地總參謀長比雷將軍和殖民部長萊默裡的反對。但是,傅杜安不為所動,並反駁了比雷對印度支那法軍力量的估計太樂觀。他得到了陸軍部長和空軍部長勉強的支援;8月15日,維希政府對他所起草的答覆表示贊同。這個答覆雖然拒絕了日本8月10日的建議,但卻同意日本取道印度支那向對華作戰的日本軍隊運送武器、彈藥和給養。作為交換條件,日本要尊重印度支那的領土完整,同時法國也要承認日本在遠東具有特殊重要意義的利益。法國的這個答覆並不能滿足日本的要求,松岡在接到這個答覆時,揚言要派日軍進入印度支那。8月16日,亨利報告說,日本人不肯降低要求,要是維希政府不同意讓日本軍隊開進去,日軍將強行侵入。由於博杜安相信,進行抵抗將意味著喪失整個印度支那,於是,他決定讓步;當天,他說服內閣同意他的主張。亨利接到指示:維希政府將命令駐印度支那的法國軍事當局簽訂一項協定,以向日本軍隊提供方便;作為交換條件,日本必須保證尊重法國對印度支那的主權。8月17日,博杜安把印度支那發生的情況告訴了美國駐維希的代辦,請求華盛頓警告東京,法國在印度支那將要提供給日本的軍事方便,必須隨著中日戰爭的結束而終止。可是,美國國務院卻拒絕採取這一外交行動,理由是,這樣做反而是預設日本可暫時佔領印度支那。
日本外務省同軍方磋商之後,在8月21日夜間告訴亨利說,日本暫時只需要河內、朗商和富壽的三個空軍基地,駐紮在這些基地的日軍不會超過五、六千人。日本軍隊將取道海防…河內…老街和河內…諒山這兩條鐵路線運兵,但是日本不能透露經過這些鐵路輸送的軍隊人數。日本同意,這些特權是暫時性的,但是對明確承認法國在印度支那的主權一事,卻保持緘默。8月21日,法國駐華盛頓大使報告說,薩姆納·韋爾斯對他講,既然美國政府不能幫助維希政府來反對日本,那麼,美國政府也不能譴責維希政府向日本提供軍事方便。8月17日,德國駐維希大使對博杜安說,德國不贊成印度支那被肢解。但是德國人不準備給維希以公開的支援。松岡曾兩次要求柏林向維希政府施加影響以使其讓步。裡賓特洛甫要奧特回答說,德國對法國政策能起的影響是有限的。事實上,德國人不想幫助任何一方。
博杜安堅持日本必須保證法國在印度支那的主權。8月27日,亨利通知他,松岡已經同意了。於是,博杜安不顧萊默裡的進一步反對,指示亨利簽訂協定。8月30日,亨利與松岡在東京互換照會。法國承認日本在遠東的經濟和政治上居於支配地位,並同意給予日本優於其他國家在印度支那享有的經濟特權。法日雙方達成諒解,日本所要的軍事特權,其目的只是為了加速結束中日戰爭,因此這些軍事特權的性質是有限的和暫時的。根據這種諒解,法國政府表示,準備命令駐印度支那的法軍司令官在河內同日軍司令官解決具體細則問題。如果由於給予日本軍隊方便的緣故,中日戰火蔓延到印度支那的話,法國毋須承擔任何費用,還將獲得補償。反過來,日本保證尊重法國在遠東的權利和利益,尤其是尊重法國在印度支那的主權和印度支那的領土完整。日本對法國擬訂的在印度支那向其提供軍事方便的幾項條款,也表示同意。
在河內,德古海軍上將不願向日本人屈服。印度支那法軍總司令馬丁將軍確信,他能夠擊退日本的進攻。因此,德古在8月24日勸維希政府不要屈服。8月31日,維希政府指示他去簽訂協定,但是如果日本人使用武力的話,則應進行抵抗。萬一中國人如象重慶所威脅的那樣入侵印度支那,德古可以按照指示讓日本軍隊開入。但是,德古和馬丁仍然拒不聽命。西原威脅說要使用武力,澤田則向博杜安呼籲;博杜安告訴澤田說,他已給德古發出指示。德古拒絕了西原的最後通牒,西原則揚言,日本軍隊將於9月5日發動攻擊。博杜安支援德古拒絕日本最後通牒的行動,並向東京呼籲,日本政府不承認它知道西原這樣做,收回了那份最後通牒。此舉卒使馬丁和西原在9月4日簽訂了一份初步協定。協定規定,駐紮在印度支那境內指定給日本使用的基地上的日軍人數,包括非戰鬥人員在內,絕對不得超過日本所要求的透過東京省運送的二萬五千人總數中的三分之二。日本軍隊要等到載有具體細則的正式協定簽訂之後,才可開入印度支那。任何違反這一條款的行為,將被看作是破壞協定,從而給予法國恢復行動自由的權利。西原希望這項具體協定能在9月6日簽訂就緒,可是未能如願。就在那天,有一營日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