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7部分

美國派第一批飛機專家到英國,協助裝配英國政府購買的飛機。

修正的中立法透過後三天,一個由阿瑟·珀維斯領導的英國採購委員會在美國成立。法國的一些採購代理機構合併成為一個單一的代表團,由讓·F·布洛赫…萊內負責。12月6日,羅斯福任命一個聯絡委員會,幫助執行外國的採購計劃。這個委員會由陸軍部和海軍部以及財政部採購司的代表組成,歸財政部長摩根索領導。1940年1月,作為盟國各採購代表團之間的協調機構而建立的“英法採購委員會”,得到羅斯福和摩根索的承認,同時美國政府各部門都奉命在它們的職權範圍內給予一切協助。

法國淪陷以前,美國對盟國的援助規模比較小。美國工業還沒有調整得可以進行大規模生產;直到1940年3月,英國政府本身也避免大量定貨,因為它首先注意要節約自己的美元儲備。3月份以後,才有數量大得多的定單:1940年上半年,英國和法國訂購了八千多架飛機和一萬三千多隻引擎,而兩國從1939年1月1日到1940年6月30日訂購的飛機總共為一萬零八百架。1940年的頭四個月中,實際上只有一百零四架飛機運往英國和五百五十七架運往法國,可是,對於增加美國的生產能力,這已經是一個有益的開端。英國和法國為在美國建立新工廠和購置裝置,以及舉辦訓練學校培訓美國工人方面,花了很多錢。

盟國的定貨單在促進美國工廠生產能力方面的重要意義,在美國不為人們所普遍瞭解。很多人認為盟國的採購會妨礙美國自己的防務計劃。所以政府於3月間決定讓英國和法國購買P40型新式柯蒂斯戰鬥機——在這以前一直是保留給美國武裝部隊專用的——在國會里曾引起一場小風波。參眾兩院中都有人要求對政府的出口政策進行調查。反對出售飛機和其他武器的人所根據的三點理由是:外國購買武器會延遲美國武裝部隊有效地裝備起來;會洩露軍事秘密;以及外國購買武器會提高美國政府在本國軍備方面必須支付的價格。羅斯福在3月19日的記者招待會上為政府的政策進行有力的辯護。他指出,國防的基本要素之一是生產飛機的能力,並強調盟國的定貨單在增進這種能力方面的重要意義。同時他保證飛機裝配方面某些應該保密的技術決不讓外國客戶知道。陸軍部長以及馬歇爾將軍和阿諾德將軍在眾議院和參議院的軍事委員會作證時也持同樣的論點。在聽了陸軍部的證詞以後,委員會的成員同意政府對飛機解禁的政策是符合國家利益的,因此不需要進行調查。也有人試圖以修正防務法案的方式阻止對盟國出售武器;可是這些都被輕而易舉地挫敗了。

4月,陸軍部同意對更多種類的新式戰鬥機和轟炸機解禁,讓盟國購買。

德國在歐洲的節節勝利,固然使得美國實際上全國一致地擁護政府的重整軍備計劃,但是沒有結束美國國內在援助盟國這一問題上的爭論。相反地,德國的勝利對這種爭論的影響,是使它愈演愈烈。除了那些認為歐洲的事與美國無關的孤立主義者頑固派以外,還有另一些人,他們懾於這場災難發展之快和範圍之廣,這時覺得已經來不及挽救英法了。象美國駐倫敦大使那樣,他們認為如果美國必須為自己的生存而打仗,那還是在自己的後院裡打為妙。因此,他們爭辯說,比較明智的辦法是不要再把武器送到英國和法國去,而留著一切東西保衛美國。幸虧羅斯福的看法不同。由於他深信盟國的繼續存在對美國的安全關係重大,所以他決心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採取一切辦法鼓勵它們繼續鬥爭。也幸虧時間對總統有利,因為,孤立主義者的爭論儘管一時更加喧囂和激烈,最後註定會被事態的發展壓下去。

在此期間,羅斯福的力量也有限,無法給盟國充分的援助,以滿足它們當時非常急迫的需要。在德軍於5月13…14日突破色當以後,法國政府向羅斯福作了多次令人心碎的呼籲,請求支援。雷諾說,法國或許還可能挽救,如果羅斯福對德宣戰,把大西洋艦隊和美國所能出動的飛機都調到歐洲去。羅斯福不得不拒絕。他無權宣戰,即使他當時願意這樣做也不行,因為只有國會才能作出宣戰的決定。美國艦隊的主力在太平洋,以控制日本,至於那小得多的大西洋艦隊,又需要用來保衛美洲的東線。美國“沒有大批的飛機”可以派往歐洲。英國政府也來電要求美國幫助,其語氣雖不象法國那樣急不可待,卻幾乎同樣的迫切。5月15日,丘吉爾要求羅斯福宣佈非交戰狀態,他說這種非交戰狀態就是“除了不實際派出武裝部隊參戰外,將盡一切力量幫助我們。”他要求的援助包括借用四、五十艘驅逐艦、最新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