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幾天之內,戰爭可能即將爆發已變得很清楚,但是也似乎有理由可以相信,義大利將不會跟隨德國一起去進攻波蘭。土耳其目前對西方國家所負的義務,就是5月12日和6月23日的英土宣告和法土宣告中所載的那些,它們規定只有在義大利成為交戰的一方的戰爭中才進行相互援助。英法政府現在在辯論這樣一個問題:是否應要求土耳其在簽署正式的政治協定之前立即擴大它的義務。它們最後決定不採取這樣的方針,認為還是把力量集中在早日締結三方協定為較好,它們希望這一協定的簽訂在西方和在軸心陣營都將產生重要的心理上的效果。
不過,在這種考慮中,英法政府都沒有估計到土耳其政府竭力討價還價的能量。直到8月29日,薩拉若盧才接見英法大使並和他們一起仔細討論協定的草案。土耳其人那時提出的草案中的若干問題必須向倫敦和巴黎請示,但似乎土耳其政府把政治談判拖下去的主要動機仍舊是對西方國家在財政方面的建議不滿意。當戰爭爆發時,這一三邊政治協定還沒有能簽訂,在以後的幾周裡,土耳其人利用他們的討價還價能力獲得了比西方國家原先願意給他們的好得多的財政方面的條件。
與此同時,土耳其政府也沒有給予英法政府以真正的理由來擔心它與西方國家結盟的政策——或至少對它們保持善意的中立——發生了任何變化。薩拉若盧對於那頭一次的關於德俄條約即將簽訂的宣佈,對於德國同時施加的要取消一切土耳其戰爭物資的合同和信貸並且不再續訂8月21日期滿的貿易協定的威脅,的確似乎感到有點震驚。然而,德俄條約一經簽訂,土耳其的態度又強硬起來。薩拉若盧8月23日告訴法國大使說,這一新條約將不會影響土耳其的政策,幾天以後,他給予英國和波蘭的大使以同樣的保證。24日,薩拉若盧告訴德國大使馮·巴本說,土耳其不打算接受德國的經濟控制。據報道,伊諾努總統在8月26日接見巴本時說話也非常堅定。
在戰爭爆發前和戰爭爆發後,土耳其人也受到了俄國的壓力。當他們與西方國家達成協議後,土耳其政府一直在認真考慮締結一項雙邊的土俄互助協定,在8月的第二週,它接受了俄國的為這樣的一項協定開始談判的建議。在8月的最後一週,薩拉若盧在回答一系列的俄國提出的問題時,明白表示他的政府將只考慮簽訂一項適用於有限範圍的土俄條約(即僅適用於與俄國和土耳其相鄰的地區),它不應與土耳其即將對西方國家承擔的任何義務相沖突。薩拉若盧在這一階段也剋制自己不去接受訪問莫斯科的邀請。土耳其和西方國家之間的談判一直繼續到9月底,在29日一項英法土政治條約終於草簽了。薩拉若盧然後訪問了莫斯科,在那裡他成功地抵制了強大的壓力,即要他同意土耳其應採取完全中立的政策和不讓英法的戰艦透過海峽。10月17日,薩拉若盧沒有與俄國簽訂一項協定就回到了安卡拉,在19日,英法土互助條約以及各項補充的財政協定都簽了字。
雖然三邊互助條約的談判過程是很長的,三方在主要政治問題上協調它們的觀點時並沒有遇到很大的困難。的確,早在7月第一週的末尾,當薩拉若盧必須在大國民議會回答他的外交政策上的一個問題時,他就說過(並得到英國大使的預設),就政治立場而言,英國和土耳其兩國政府可以被認為是已經達成了一致的意見。
英國政府在政治上主要必須得到的東西從一開始就是,應使土耳其對希臘和羅馬尼亞的義務與英國的義務協調一致,或者至少不應使英國的義務更難履行。關於希臘,沒有發生什麼困難,因為在5月12日的英土宣告中已包括了在地中海發生戰爭的可能性,土耳其因此將自動地捲入,如果希臘受到攻擊的話。羅馬尼亞的情況較為複雜。3月間英國政府曾詢問土耳其是否準備幫助羅馬尼亞,如果它成了侵略的受害者。但由於土耳其顯然不願考慮把它的義務擴大到羅馬尼亞,這就使得英國政府只好首先集中力量來促成在地中海地區的互相援助安排,而把關於羅馬尼亞的地位問題留到談判的第二階段去澄清。英國政府想接近土耳其的主要動機之一(當羅馬尼亞被認為是正處於緊急危險之中的時候)是儘可能地佔據一個優越地位,以便履行對羅馬尼亞的保證。依據蒙特勒公約的條款,英法政府沒有把握確信它們的戰艦在戰時可以獲准透過海峽進入黑海,除非土耳其也是交戰的一方並且是他們的盟國。因此最重要的就是保證使土耳其在西方國家需要把援軍運入黑海的任何衝突中,從一開始就至少在名義上應該是一個參戰國。英國政府對於獲得一項土耳其對希臘和羅馬尼亞的直接保證也給與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