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7部分

�;�保��簿屯�飭嗽�8月4日同希特勒會商。可是,這時希特勒又改變了他的主意,他不再打算在近期內會見墨索里尼。勃倫納的會談因此暫緩舉行;改為由齊亞諾於8月11日在薩爾茨堡會見裡賓特洛甫,並於12日和13日在貝希特斯加登會見希特勒。齊亞諾發現他主張推遲戰爭的論點沒有給他的東道主們留下什麼印象,他們顯然深信對波蘭的進攻決不會引起一場全面戰爭。裡賓特洛甫在8月11日仍然沒有透露關於德國計劃的任何明確訊息;但是希特勒比較更願意提供些訊息,他明確地告訴齊亞諾說,他幾乎想立即進攻波蘭,並在10月中旬完全擊潰它。

齊亞諾在對德國人極為惱火的心情中回到了羅馬,他極力勸墨索里尼明白表示,義大利將不參預希特勒和裡賓特洛甫決定要發動的戰爭;而且意大列入也不同意德國人的意見,認為這場戰爭不可能侷限於一個地區。墨索里尼同齊亞諾一樣,對於他們受到的德國人的傲慢對待感到憤怒;但是他也在下列兩者之間躊躇不決:承認義大利還沒有準備好打一場大戰爭的事實,而勉強對希特勒失約,和他不願意從德國的勝利中失去得到好處的機會。當8月21日裡賓特洛甫在電話中通知齊亞諾,他即將去莫斯科簽署一項互不侵犯公約時,情況仍舊是這樣。義大利為了置身於戰爭之外而採取的最後辦法,即提出一份德國也許不可能給予滿足的、但迫切需要的戰爭物資清單,以及墨索里尼和齊亞諾的努力設法安排一次會議來討論和平解決各項問題的辦法:所有這些將在以後的一章中予以敘述。最後,可以注意到的是,德國人和義大利人在這階段仍然十分關心於如何使軸心國團結一致的外表保持下去。

在1939年夏季希特勒認識到,德國同日本的關係是一個困難的問題,而日本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又決定於德國同莫斯科作出的安排。取得日本在反共公約上的簽字並沒有遇到多大困難,因為它們是共同對抗俄國的;但是當日本在1939年夏季拒絕簽署三國公約時,卻使德國人大為失望,因為除非是提出了德國人所不能接受的條件,否則裡賓特洛甫是一心想要使這項公約成功的。當裡賓特洛甫仍抱著過些時候日本還可能接受條件的希望時,他也明白德國同俄國的重新和好如果實現的話,將會妨礙它同東京的進一步密切關係。關於簽訂一項三國公約的建議和反建議不斷地往返傳遞,直到6月中為止。日本駐柏林大使大島浩然後告訴德方說,日本五大臣會議已作出最後決定,即他們堅持必須就他們提供軍事援助的義務的限度作出一項書面的宣告,早先曾提過的應在一份秘密議定書中載明這項保留的建議,在致義大利政府的一份檔案中也被重新提起。6月17日裡賓特洛甫通知駐東京大使奧特說,日本人的保留是無法接受的。奧特則向外交部解釋說,同中國的戰爭加劇了日本內閣中的分歧,使得日本只好密切注視著亞洲一地。他還說,雖然日本的陸軍願意同德國結成緊密的聯盟,但海軍卻害怕這種關係,不希望在美國和英國的眼中日本成了承擔著義務的國家。

裡賓特洛甫對日本的拖拉行為感到惱火,因而使他更加高興地去簽訂俄德同盟條約。6月21日他通知奧特,不要去催對方答覆條約何時簽訂的問題了。俄德公約至少在短時期內是有損於德日友誼的。奧特從東京打電報給外交部說,根據他得到的訊息,“互不侵犯公約的簽訂已經使日本和德國之間的三國聯盟談判前功盡棄”,德蘇公約是“對反共公約所附秘密協議的一個嚴重違反”。然而大使也著重指出了日本想“同德國繼續友好”的願望。不僅如此,據駐東京德國大使館報告,日本報紙輿論把簽訂公約主要歸咎於英國的試圖把俄國拉進包圍陣線。雖然也不無疑惑地接受德國的看法,即這項新公約並不與反共公約背道而馳,但是日本報紙還是提到了“柏林的出人意料的行動方式已損害了柏林…東京的友誼”。在柏林,德國新聞司抱怨同盟社向東京發出一篇“關於在德蘇互不侵犯公約中秘密約定瓜分波蘭”的“危言聳聽的”報道。駐柏林日本大使館的參贊也指出,經濟協定給俄國帶來的好處超過了德日經濟協定已經給日本帶來的好處。6月26日,大島浩交給魏茨澤克一份日本正式抗議俄德公約的照會,它提到了德…意…日談判現在已告結束;但是德國國務秘書拒絕接受這份照會,並且要求大島浩重新考慮這件事。幾天前(22日)在宣稱一項德俄公約可能就要簽字之後,大島浩曾秘密地告訴裡賓特洛甫說,他已經辭職,因為他在柏林的使命可以假定是已經失敗了。接著是奧特在28日發來電報說,平沼騏一郎內閣已經辭職。

由於在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