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莫洛托夫似乎並不急於早日恢復經濟談判;他建議應當把米高揚索要過的進一步的詳細情報送交給他,而施努雷的來訪稍後也可能證明是有用的。
這時,希特勒已收到了關於希爾格同米高揚談話的報告。6月29日,他決定應在幾天之內告訴蘇聯政府,德國政府“目前無意同俄國恢復經濟問題的討論”。但由於舒倫堡的關於他同莫洛托夫在28日的那次談話的報告比較樂觀,所以這一決定又稍微有了一點改動。這位大使於6月30日被通知說,裡賓特洛甫的“意見是:在政治方面,話已經說得夠多了,……在目前,會談不要由我們方面來提議重新恢復”。在經濟方面,在沒有接到進一步的指示之前,也不要有任何新的行動。
所以,在這個階段,德俄雙方的行動看來都不願意超出初步探測對方意圖的範圍。在俄國方面,6月29日《真理報》上日丹諾夫的那篇文章就是一個跡象,表明蘇聯政府並不相信同西方的談判會有什麼滿意的結果;只是想看看這種壓力能不能從英法談判人員那裡取得更多的讓步。在6月底的時候,蘇聯政府似乎從駐羅馬的蘇聯代辦那裡獲悉,齊亞諾曾告訴他說,德國有一個“切實改善德蘇關係”的計劃。它包括以下幾點:德國應利用其對日本的影響來使蘇日關係得到改善;研究是否有可能締結一項德蘇互不侵犯公約和給予波羅的海各國一項共同保證;在廣泛的基礎上締結一項經濟協定。根據莫洛托夫事後在8月15日對舒倫堡講的,這份報告引起了蘇聯政府極大的興趣。接著在7月7日德國方面又稍微前進了一步。駐在莫斯科的大使館這一天接到指示,叫把米高揚6月25日要的關於雙方分歧的情報送交給他。這樣,下一步就要由俄國人來行動了,他們必須決定他們是否願意在這個基礎上進行談判。米高揚在7月10日收到了這份情報,“顯然很感興趣”。7月16日,他告訴希爾格說,他已經叫巴巴林從柏林回來,並且已經指示他直接同施努雷討論那些需要澄清的問題。巴巴林在同一天回到了柏林;並於18日告訴施努雷說,如果尚未解決的一些問題得以澄清的話,他將被授權簽署一項條約。這一事態發展並沒有十分刺痛西方大國,比起施努雷訪問莫斯科可能會產生的效果大概要小得多。蘇聯政府沒有把經濟談判已經重新恢復這件事秘而不宣。恰恰相反,它在7月22日蘇聯報紙上刊載的一項公報中公開宣佈了。同一天,舒倫堡接到了關於在柏林的談判的最新情況報告,並被告知說,德國的意願是在經濟會談中採取“一種鮮明的和解態度”。至於政治方面的談判,觀望等待的階段現在已告結束;舒倫堡接到的指示是,“再繼續進行下去”。
7月26日晚上,施努雷在柏林設宴招待阿斯塔霍夫和巴巴林,談的主要是政治問題。施努雷提出了一個使關係“正常化”的大致方案,並指出,對俄國來說,英國所能給予的只是“參加一場歐洲戰爭和同德國的敵對”,而德國則能給予它“中立和置身於一場可能發生的歐洲衝突之外,而且如果莫斯科願意的話,還可以就德俄雙方的共同利益達成一項諒解”。這兩個俄國人對於同英法談判的前景隻字未提。不過,阿斯塔霍夫提到了幾個其他的政治問題:波羅的海各國、羅馬尼亞、波蘭、但澤和走廊等的處境,以及加里西亞和烏克蘭的據說是親德國的傾向。對於他的客人的這種態度,施努雷是這樣解釋的:蘇聯政府“正在對我們,如同對英國一樣,玩弄拖延的策略,以便推遲作出決定,這種決定的重要性是十分清楚的”。
在這次同施努雷的會晤結束時,阿斯塔霍夫建議,談話中提出的一些問題可以由一位“蘇聯高階官員”和一位“德國高階官員”來加以討論。7月29日,魏茨澤克要舒倫堡去了解一下,這一建議是否同莫洛托夫本人的想法一致。但是,舒倫堡還沒有來得及安排好在莫斯科的會見,裡賓特洛甫在柏林就插手進來了。8月2日晚,他把阿斯塔霍夫請來,向他建議,在互不干涉對方內政和蘇聯政府放棄“一項直接反對(德國)切身利益的政策”的基礎上“重建”德蘇關係。
如果莫斯科採取否定的態度,那我們就應當知道我們的處境和如何去行動。如果情況相反,那麼,從波羅的海到黑海,將沒有一個問題是不能在我們兩國之間得到解決的。……如果波蘭挑釁,我們可以在一個星期之內同波蘭解決問題。為了應付這種意外,我已暗示準備就波蘭的命運這個問題同俄國達成一項協議。
阿斯塔霍夫無法回答裡賓特洛甫提出的所有問題,試圖“把談話引到更加具體的條款上來”,而裡賓特洛甫則說,他“準備在蘇聯政府正式表示基本上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