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7部分

。伏羅希洛夫告訴他們說,“鑑於政治局勢發生了變化,繼續會談已經沒有什麼意義”。會晤結束時,伏羅希洛夫就波蘭問題又講了一通話。這些話也許是想為兩個軍事代表團所受待遇找一個藉口,但是據英國大使館武官的看法,這也是“俄國人憎恨波蘭人的一個真實暴露”。“在我們會談的整個期間,波蘭報紙和波蘭人民都不停地在說,他們不要蘇聯人的幫助。……難道說為了把我們的幫助給予波蘭,我們就必須先征服它嗎,還是,我們應跪下來乞求,把我們的幫助獻給波蘭?這種立場我們是辦不到的。”

同伏羅希洛夫的這次見面是在25日下午1時。當天下午6時,莫洛托夫在克里姆林宮又接見了這兩位大使,對他們講了同樣的話。西茲在納吉阿爾之前先行告辭(納吉阿爾還要單獨談他所接指示中的第二部分),當他向莫洛托夫說再見時,後者“帶著一種幾乎是熱情的坦率態度說,真是遺憾,我們竟沒有能在軍隊過境問題上取得波蘭和羅馬尼亞政府的同意,從而使談判獲得圓滿結果”。接著,納吉阿爾就提出了關於法俄公約是否繼續生效的問題。莫洛托夫向他保證說,德俄公約中絕沒有會影響法俄公約繼續生效的東西。不過,莫洛托夫也著重指出,由於沒有一項軍事協定,法俄公約基本上只能算是一種“純精神”性質的東西。也象對西茲講的一樣,莫洛托夫在同納吉阿爾談話時也把談判的破裂歸咎於波蘭方面。

經過8月25日同伏羅希洛夫和莫洛托夫的這兩次會晤,甚至連法國政府也感到同蘇聯政府恢復談判已經毫無希望;於是在8月25日當天晚上,兩國軍事代表團就從莫斯科匆匆啟程返國。

第十章 德蘇互不侵犯公約及一項秘密議定書的簽訂,8月14日至24日

8月14日,裡賓特洛甫打電報給舒倫堡,要他立即去見莫洛托夫,並說明完全而又永久地改變俄德關係的時刻已經到來。因此,裡賓特洛甫“準備對莫斯科作一次短時間的訪問,以便用元首的名義向斯大林元帥陳述元首的意見”。8月15日晚,舒倫堡把這一資訊帶給了莫洛托夫。據舒倫堡報告說,莫洛托夫以“極大的興趣”接受這一資訊,而且他“比以前更加坦率了”;不過他認為,如果裡賓特洛甫的訪問要取得成果,那就需要作好充分的準備。他特別提到了據說齊亞諾在6月底時已經對蘇聯駐羅馬代辦提起過的那幾個問題:改善蘇日關係;簽訂一項德蘇互不侵犯公約和聯合保證波羅的海各國的可能性;簽訂一項範圍廣泛的經濟協定。這個方案的經濟部分已經在進行中,莫洛托夫想知道德國是否願意討論其他幾點。如果願意的話,他認為就應當就這些問題進行具體的討論。

舒倫堡在又接到了新的指示之後,就在8月17日告訴莫洛托夫說,德國政府願意就他們上次會見時提到的一切問題進行談判;裡賓特洛甫則準備在8月18日以後的任何一天飛往莫斯科;他擁有全權來處理德蘇關係中的全部複雜問題和簽訂相應的條約。在這次會晤中莫洛托夫說,斯大林“正以極大的興趣注視著會談”;他並把蘇聯政府對大使15日的口信的正式答覆交給了舒倫堡。答覆對於德國“改變原來的政策,朝著認真改善同蘇聯的政治關係的方向發展”的前景表示歡迎,雖然表達的方式是小心謹慎的和有節制的,而且也提到了俄國不信任德國的理由。蘇聯政府建議,第一步應該是簽訂各項經濟協定,接著在不久之後,或是簽署一項互不侵犯公約,或者就重新肯定1926年的中立條約。關於裡賓特洛甫前來莫斯科的建議,莫洛托夫對於“這樣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國務活動家”居然建議來訪問他們,表示非常滿意,並且同斯特朗,“一位二等官員”的來訪作了對比,以表示對德國人此舉的稱讚。不過,俄國人自己所希望的顯然是不要有這樣大張旗鼓的場面。裡賓特洛甫的來訪會很快宣揚出去,這是俄國人希望最好能避免的。他們寧願“不聲不響地做點實際工作”。

俄國人試圖避免加快同德國人談判的步伐,其動機也許與英國政府當初派遣代表團到莫斯科來時的動機並沒有什麼不同。如果同兩方面的談判能夠儘量地拖延下去的話,也許單靠這種辦法就能阻止希特勒在天氣變得不適宜打一場閃電戰之前進攻波蘭。但是這樣的拖延時間正是裡賓特洛甫決心要避免的。第二天(8月18日),他打電報給舒倫堡說,鑑於德波關係“正在日益惡化”,應催促對方不要拘泥於正常的外交程式,事情要加快進行。經濟協定實際上已經完成(事實上是在8月19日深夜簽署的)。互不侵犯公約的談判也很簡單,只要求兩國在二十五年的期限內彼此不進行戰爭或以武力相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