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部分

了理論動力和宣傳技術以外,納粹政府制度的輪廓是擴大為全國範圍的匪徒行徑。它的主要刺激之一是有組織的貪汙,在它最有力的壓制手段中就是間諜活動和個人訛詐。這些都發展了,著眼於把它們用於國際政治中,但是它們的效力在德國以外就減少了,而希特勒對外的成功可歸因於他的天才的其他方面,而不是歸因於世界名人醜聞的全套卡片索引這個構想。國際影響中更重要的是希特勒政府的特殊方法,促使別人鬧翻以坐收漁人之利,以及造成下屬之間互相敵對。象弗蘭克林·羅斯福一樣,他大量設定相互矛盾的任務和相互衝突的機構;不過由於種種超出了希特勒的道義和政治哲學範疇的原因,結果在德國不是和諧協調而是離心離德,鐵板一塊的納粹國家在戰爭的重壓下分解了,如特雷弗…羅珀所描述的,成為“私人帝國、私人軍隊,私人情報機構的混亂狀態”。1939年,這一過程遠未結束,但是從希特勒上臺執政以來,外交政策一直是透過相互矛盾的機構在執行,而且涉及個人競爭。1933年,納粹擴張的思想家羅森貝格被任命為負責納粹黨的外事局,該局在對外宣傳國家社會主義的偽裝下組織對國外進行滲透。正式的外交部從1932年到1938年仍屬於牛賴特領導,維持外交門面。但是牛賴特有一個妒忌的對手,就是裡賓特洛甫,他作為希特勒的無任所大使執行一條獨立的路線,而且終於取代牛賴特擔任外交部長。此外,戈林作為空軍首腦和帝國國防會議主席,也是一個顯著的外交人物,時而宴請訪問柏林的貴客,時而在外國首都同統治者們會談。影響的多樣性引起英國政客們的錯覺,以為希特勒是個幻想家,聽信了錯主意,或者只聽到極端主義的下屬的不完全的情報,以為裡賓特洛甫是個有不良影響的人,或者戈林是個有溫和影響的人。但是實際上,納粹德國的外交政策從來沒有一項不是希特勒的,他的政策鼓舞了幷包括了他的部長們的陰謀,它也不需要外部的邪惡影響來加強,時機一到,他個人就單獨作出決定。

第三,希特勒具有一種最高度的政治藝術:在權力鬥爭中的絕對駕馭能力。其主要的源泉是他那異乎尋常的意志力。此外,他在操縱駕馭中策略上的能屈能伸和圓滑靈活,覺察敵人弱點和他們很可能作出的反應,等待時機和在進行打擊前迷惑敵人時的逢迎隨順,都有拿破崙的水平。雖然希特勒靠直覺行動,而且遠遠缺乏象拿破崙那樣在廣闊視野的明察秋毫的能力,但他把權力政治作為他的研究物件,他深知箇中道理,他對權力政治留下了象馬基雅弗利那樣深入和持久的名言,例如以下的原則:謊言越大,群眾越易受騙;一個精明的征服者將分階段地進行勒索。

他在1939年獲得威望的主要源泉是他的政治眼光,他對行動的時機的識別,這在德國稱之為他的敏銳感覺。在1933年以來對外關係連續發生的危機中,他的意見經常是對的,而他的政治和軍事顧問們卻是錯的。他預先通知帝國政府有關外交政策的最後一個決定是退出國際聯盟。“這是一個困難的決定。說這一行動將導致佔領萊茵蘭'即由法國人出兵'的預言家很多,相信的人卻很少。”他個人決定在1936年重新佔領萊茵蘭,是在佔領前兩三天內自動作出的,而且未同內閣磋商。——“那時這是又一個看來不可能的行動。相信我的人很少。”隨著他冒險範圍的擴大,總參謀部的反對情緒變得強烈些了。1937年11月5日的會議,自始至終有一種懷疑和不贊成的暗潮來自國防部長布洛姆貝格和陸軍總司令弗裡契。他們爭辯說,法國在沿德國邊界一帶軍事上將佔優勢,即使它同義大利處於交戰狀態,也仍然如此,還說捷克斯洛伐克的堡壘可同馬奇諾防線的實力相當。1938年2月,布洛姆貝格和弗裡契因此免職,希特勒自己兼任武裝部隊總司令;裡賓特洛甫取代牛賴特,馮克接替沙赫特在帝國銀行的職務。這些是希特勒同軍隊發生衝突最早的外部跡象,希特勒靠佔領奧地利提高了威信,從而解決了一次政府危機。1938年5月30日,約德爾在簽署摧毀捷克斯洛伐克的指令時,他寫道:

元首的直覺是我們應該今年幹,軍隊的意見是我們還不能幹,因為極其肯定的是,西方大國會進行干涉,而我們的力量還不能同它們匹敵,這兩種意見的矛盾又一次尖銳化。

1938年7月,總參謀部向希特勒提交一份備忘錄,是由總參謀長貝克起草的,其中論證德國在軍事上居於劣勢,在對捷克斯洛伐克出戰爭初期即使取得勝利,也會被法國擊敗,因此不應在蘇臺德問題上冒戰爭的風險。備忘錄激怒了希特勒,他免去了貝克的職務,以哈爾德接替。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