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證明,還是讓舊制度不變為好,至少應使資本家和企業主保持熱情。
沒有能達到批次生產,這對任何東西都是一個很能說明問題的衡量標準,它也是法國重整軍備總的來說歸於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於私營工廠中機器更新的免稅標準仍然按1918年的價格水平計算,而這個價格又大大低於實際成本,因此,廠方更加不願意投資於更新裝置以進行成批生產了。在國有化工業中,政府也不願意在這樣晚的時期把寶貴的貸款用作這種更新裝置和重新裝備的長期投資。況且,人民陣線的部長們原則上也不喜歡大規模生產,認為這是造成失業的一個原因。最後,還必須指出,法國的設計人員和技師們沒有能夠使他們的設計型式達到可以批次生產的階段。似乎出現了一般永無休止地修改標準型式和追求一切都要十全十美的狂熱症。試驗和討論都永遠沒完沒了。經過好幾個月的研究之後,直到1940年4月,專家們對於應這製造什麼型式的坦克履帶,意見仍不一致;也還不能決定究竟應採用哪種飛機發動機。
從前面一節中提供的數字可以明顯地看出,由於某個階段德國暫時放慢了飛機生產的速度,在戰爭爆發前夕英國的飛機生產速度幾乎能同德國並駕齊驅了。但是英國達到這樣的生產速度已經太遲了,以致仍不可能裝備一支與德國空軍規模不相上下的第一線力量,或儲備與這樣一支前線空軍相當的後備力量。儘管如此,在和平的最後一年,空中防務仍取得了很大成就。英國政府說它在最近兩三年中的努力終於開始產生顯著效果,這種說法是不錯的。
1938年11月10日,空軍大臣金斯利·伍德爵士在國會發表宣告說,飛機的產量比5月份已增加百分之五十,到明年5月將增加百分之一百五十。1939年3月9日這位空軍大臣在提出空軍預算時說,他曾經預言到5月將達到的增加百分之一百五十,現在已經實現,他對到1939年底將增加百分之四百抱有希望。
不可否認,情況在逐月穩步地、甚至是迅速地好轉;然而常常容易超越合理的寬慰這一界限,而變成愚蠢的盲目自滿。《泰晤士報》(1939年2月2日)就曾這樣寫道:“總之,……有理由相信,我們自己的缺點和別人的優點這兩者都被誇大了”。在1939年4月15日《經濟學家》的一篇文章中,則對這些比較性的生產數字作了過分樂觀的解釋,說生產的增長速度,“英國幾乎可以肯定要比德國快”。而且還普遍有這樣一種信念,即英國最新式飛機的效能大大超過同類德國飛機;一旦戰爭爆發,由於原料來源困難,德國飛機的質量還會進一步惡化;尤其是戰時的燃料問題在德國將變得十分嚴重,以至於使德國空軍不能隨意行動。這種一廂情願的想法在大戰前夕的美國報紙上登峰造極。8月28日的美國各報報道說,三千架德國第一線飛機的發動機發現有嚴重的缺陷,使得這批飛機(實際上是全部第一線飛機)變得對戰爭毫無用處。因此,合乎道理的呼喊聲,象一位卓越的議員在德國人進入捷克斯洛伐克前不久所發出的,就幾乎成了一種曠野裡的呼喊,得不到他人的理睬:“我不喜歡那種日益流行的想法,認為德國現在已經使盡力量。我不相信這種想法是正確的。我相信德國空軍仍然是一個巨大的威脅。我們決不能認為我們已經可以對付它了,只是因為我們的防務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程度。”
從金斯利·伍德爵士1938年l1月10日的宣告中可以看出,對於形勢的看法,政府自己也並不象它的有些公開言論那樣充滿自信心。他在宣告中試圖縮小過去的那個數量均勢標準的重要性,而代之以建立一支“足以適應我們的戰略需要的”空軍這樣一個目標。直到戰爭爆發為止,政府似乎不願承認它已經拋棄了數量均勢的標準,但是它也反對在德國和英國之間作種種比較。這種態度,再加上它對生產數字實行必要的保密,就不免要引起人們對於情況本身以及政府對情況的正確估計的胡亂猜測。
現在應該是很清楚了,英國飛機的產量必須大大超過德國,才能在一段適當的時間內扭轉這種不利的差距。而且,要是真正的尊重現實,就必須承認這樣一個必要條件,即在戰爭的情況下,國家第一線的力量每隔一定時期就需要全部更新,製造能力因此也必須擴大到能適應這種情況的程度。在本國工業還沒有達到它的戰時潛力之前,在這段無法避免的耽擱時期中,儲備物資必須能夠提供補充的需要。這種估計的關鍵,顯然是確定需要隔多長時間提供補充。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的主要空戰理論家特倫查德勳爵,認為這一時間應該是一個月。根據這種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