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巨大的影響力。
王道禮治,在治國實踐中有三方面的基本特徵:
其一,治民奉行德治仁政,原則上反對強迫性實施壓服的國家行為。
其二,邦交之道奉行賓服禮讓,原則上反對相互用兵征伐。
其三,國君傳承上,既實行世襲制,又推崇禪讓制。
列位看官留意,上述基本特徵,都是相對而言,不可絕對化。在人類活動節奏極為緩慢的時代,牧歌式的城邑田園社會是一種大背景,任何人都不可能逾越這個社會條件。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依附關係,因為空間距離的稀疏而變得鬆弛;社會階層劇烈的利害爭奪,因人口的稀少與自然資源的相對豐厚而變得緩和;太多太多的人慾,都因為山高水遠而變得淡漠;太多太多的矛盾衝突,都因為鞭長莫及而只能寄希望於德政感召。所以,“鄰里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老死不相往來”的圖畫,在那個時代是一種現實,並非老子描繪的虛幻景象。同樣,明君賢臣安步當車以巡視民間,樹下聽訟以安定人心,也都是可能的現實。如此背景之下,產生出這種以德服人的治國理念,意圖達到民眾的自覺服從,實在是統治層的一種高明的選擇。高明之處,在於它的現實性,在於它能有效克服統治者力所不能及的尷尬。當然,那個時代也不止一次地出現過破壞這種治國理念的暴君。但是,暴君沒有形成任何治國理念。王道德政,是中國遠古社會自覺產生的政治傳統。這一點,至少在春秋之前,沒有任何人企圖改變。
可是,時代已經發生了劇烈的變遷,昔日潮流已經成為過去。
所有的諸侯國,都面臨著自己的政治傳統面對的緊迫而又尖銳的問題。
當此之時,讓我們先看看燕國在春秋戰國之世的基本作為。
春秋時期,燕國見諸史籍的大事大體有四件:
1.吞滅薊國(年代無考),以薊城做了燕國都城,此後一直未變。
2.燕莊公二十七年,燕國遭遇北方山戎攻擊,齊桓公率兵救援。解除燕國危機後,齊桓公提出要燕國共同尊王朝貢,並敦促燕國復修召公之法。由此可以推斷:當時燕國與周王室有所疏離,對召公德政傳統也有所偏離,是可能變化之跡象,卻被霸主齊桓公遏制。
3.燕惠公因多養寵姬而起內亂,逃奔齊國,失政四年;後齊國伐燕,護送惠公回燕,剛剛回國燕惠公即死。
4.燕蟹公三十年,進攻政權已經由姜氏變為田氏的新齊國,佔據林營之地。
戰國之世,燕國的大事主要有:
1.燕文公時期任用蘇秦,首倡六國合縱,為縱約長國。之後,秦國連橫,秦惠王以女嫁燕太子,秦燕結盟,燕國自此反覆進出於合縱。
2.燕易王時期,齊宣王攻燕,佔據燕國十城,後得蘇秦斡旋,十城復歸。
3.燕王噲禪讓子之,致燕長期內亂,燕國大衰。
4.燕將秦開平定遼東,年代不可考。
5.燕昭王任用樂毅變法,大舉攻齊,下七十餘城,歷時六年,幾滅齊國。
6.燕惠王廢黜樂毅,齊國大舉反攻復國,燕國衰弱。
7.燕武成王七年,遭齊國田單攻燕,燕失中陽之地。
8.燕王喜之時,屢次對趙發動戰事均遭大敗,失地失軍不可計數。
9.燕秦結盟,太子丹在秦為人質。
10.太子丹主謀,策劃荊軻刺秦。
11.秦軍攻燕,燕代聯軍抗秦大敗,燕王喜逃亡遼東。
12.燕王喜殺太子丹獻於秦國。
13.燕王喜三十三年,秦攻遼東,俘獲燕王喜,燕國滅亡。
從歷史的大足跡可以看出,在整個西周時代,燕國是平定散淡的,是沒有大作為的。春秋之世,則曾經有過兩次方向不同的變化跡象。第一次,是燕莊公時期偏離召公德政,被奉行“尊王攘夷”的齊桓公遏制,應該說,這次變化是趨於進取的,是力圖靠攏潮流的。第二次,則是燕嫠公進攻新生的齊國,應該說,這是燕國面對新生地主族群取代老貴族諸侯的潮流,內心所產生的不滿與躁動,是逆潮流的一次異動。
戰國之世,興亡選擇驟然尖銳化,燕國面對古老的政治傳統與不變則亡的尖銳現實的夾擊,表現出一種極其獨特的國家秉性。其總體狀態是搖擺不定的:一方面,在政治權力的矛盾衝突與邦交之道的國家較量中,依然奉行著古老的王道傳統,企圖以王道大德來平息激烈的利害衝突,處置重大的社會矛盾時暴露出明顯的迂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