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間,當時的“政府總理”蕭萬長訪問大陸,隨行的企業家中就有張忠謀,而現在,雖然執政黨已經變換,但臺積電仍然是政府在拉昇股市時候的風向標。
大陸市場的好處,很多臺商都能夠看到,尤其是島內的一些晶片業同行們,就在大家都在為投資大陸而急於尋找各式辦法的時候,張忠謀看似無動於衷,只是在去年九月,每年一度的威盛半導體論壇上,他一改以往以英文形式演講的風格,花了半個小時用中文闡述了當局放開對大陸投資限制的必要性。
今年年初,趁著大陸和臺北加入WTO的機會,臺積電正式向臺灣當局提出赴內地投資的議案。根據現在王榮昌所得到的內幕訊息,這個投資法案獲批的可能性很大,據說扁政府表示,臺積電可以不受干擾的在內地設立一座八英寸晶圓廠,前提是不得使用0。25微米以下的技術。
其實臺積電對投資大陸市場早就有所意動,在綜合了包括政治在內的多重因素考慮後,此前一直界定在密切關注的範圍內。
在政治之外。張忠謀對大陸市場的認識是,雖然大陸市場前景看好,但本地的設計公司並無突出者,從服務客戶的角度,暫無很大必要投資設廠。直至兩千年以來,臺積電才定下到大陸設廠佔位的決策。
“這正是張忠謀雄才大略的地方。事實上,內地的IC設計公司,要起來還需要很長時間,而現有的設計公司,絕大部分用的,也還是0。25微米的技術。臺積電並沒有因為投資法律的問題受到任何牽制。大陸市場,張忠謀是算死了的,現在唯一看不準的,可能就是我們這邊兒了。”王榮昌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