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地說起來。一個具有大智慧的執政者,應該看到決定本土投資環境的優劣與否的最關鍵因素是什麼,而不是本末倒置地強化枝節因素的加持和完善。以至於忽略掉起決定性的因素。
臺灣的投資環境受到兩岸政治關係的影響以及島內執政者黨派屬性的感染,這一點使得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這一個效應發揮到了最大化的效果,以至於兩岸政治情勢的忽微變動以及島內政治局勢的風吹草動都會極大影響臺北股市加權指數的徒升或者急跌,也會影響到外資對臺灣投資環境的每一項評級,更會影響到島內民眾對於臺灣未來的信心以及考慮是否舉家遷離臺灣的決定。
就比如說王榮昌這樣在島內有重要影響力的企業家,此時都居家遷來大陸定居,就很能夠說明問題了,至少也能夠說明阿扁政府的不得人心,阻礙了他們這些島內工商業同行們的發財之路,以至於鬧得怨言紛紛,人心背離。
去年,作為王榮昌最為關心的臺灣島內晶片業的產值,比前一年減少了近三成左右,大約一百六十億美元的樣子,落到了韓國的後面。臺灣的晶片代工供應量已從兩千年佔全世界供應量的百分之七十七下滑到了百分之七十三。這表明它正在日益開放的祖國大陸面前失去往日的低成本優勢。
而一些資料也表明,全世界需求的低靡是去年臺灣晶片業不景氣的主要原因。全世界晶片設計商和整合器件製造商的銷售額狀況不佳,導致了臺灣晶片代工供應商的生產能力利用率降低,而供大於求是造成臺灣記憶體行業不景氣的主要原因,記憶體晶片一向是臺灣整個晶片行業的重點,能夠佔到四分之一的市場份額,所以這個,影響是很大的。
由於晶片業的整體前景依然較弱,一些研究機構也判研,今年臺灣這部分市場將只能出現小幅增長,而不會取得太大的成就。
但是促使王薦昌迅速做出決定遷居大陸的原因,卻是還另有隱情。
在之後王榮昌跟範無病的松下交流中,王榮昌提供了一個很重要的資訊,就是臺積電的張忠謀打算進軍大陸市場,建設一座八英寸晶圓廠。
“張忠謀?”範無病愣了一下,似乎覺得這個名字有點兒耳熟。
“就是臺積電的老闆王榮昌對於範無病不熟悉張忠謀,倒是沒有什麼太大的意外。畢竟範無病一向是致力於高階路線的。對於臺灣島內的事情並不是很瞭解,因此他也不介意向範無病做一個比較詳細的說明。
說張忠謀是臺積電的老闆,似乎還有些不大妥當,但是張忠謀是臺積電的創始人,那就沒有人會反對了,事實上,張忠謀此人在臺灣島內的晶片產業中,早就有了重要的地位。
“臺積電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晶圓代工廠,有很多投資人投資臺積電賺到不少的財富。我在五年前買了大約四百萬新臺幣的臺積電股票做長期投資,現在的市值差不多也有三億新臺幣了,由此可見臺積電是一家很成功的企業。”王榮昌對範無病說道,“去年一月底的時候,已經七十歲的張忠謀和相戀十五年小他十多歲的張淑芬小姐結婚,在島內也成為非常轟動的訊息。”
“哦 ”範無病點了點頭,心想顯然這位老頭兒也是個很有趣的人物,“這麼說,你是擔心張忠謀來大陸發展,搶了你的風頭?”
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來自臺積電的壓力
“差不多也有一點兒這方面的原因啦——”提到這個問題。王榮昌似乎還是有點兒不好意思的樣子,有些遮遮掩掩地回答道。
其實王榮昌忌憚張忠謀,不是沒有原因的。
儘管張忠謀是臺灣人,但他很早就離開臺灣,在美國求學,畢業於哈佛大學,後轉入麻省理工學院研究所,此後又獲得斯坦福大學博士學位。自二十四歲起,張忠謀就開始接受美國企業的運營理念,曾任德州儀器副總裁等職位。
令王榮昌稱道的,是張忠謀處理政商關係的絕妙。
“業內人士稱,代工行業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援,否則必死無疑,但是如果捆綁太緊,則因為行政干預等可能導致另一種死亡。”王榮昌雖然忌憚張忠謀,但是提到對方的時候,卻也不無欽佩,“而張忠謀在這方面的表現,顯然比大多數從事半導體業的職業經理人都要優雅的多。”
臺積電的前期,政府股份佔據很大比重,但隨著臺積電的不斷擴張。目前政府持股已經低於百分之九以下,臺積電也不與任何一個政黨捆綁,與其問臺積電跟哪個政黨關係好,不如直接說,只要是執政黨他們的關係就好。
一個前後比照就是,在國民黨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