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能夠為空運企業帶來經濟效益的航線運營權,仍然掌握在行政機構的審批範圍之內。
這也就造成了,民航總局裡面的這些司長副司長們,手裡面掌握著極大的權力。
總局局長就一個人,副局長的人數也有限,這些人自然不會去做什麼具體的工作,因此這些司長副司長們就是各航空公司們賄賂的重點物件,而一般而言對於他們的賄賂也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回報,畢竟他們是實際操作者。
有道是縣官不如現管嘛,正應了這一句老話。
範無病蒐集過來的資料,顯然並不是僅僅涉及到一個司長的問題,他讓張局長看的,也並不僅限於範氏航空公司一家被索賄的資料,還派人蒐集了其他的一些航空公司行賄的相關資料,可以說,目前民航總局的相當多的一部分實權人物,都涉案其中。
張副局長的臉上頓時汗如雨下,心知這東西如果一曝光的話,民航總局就算是翻了天了。
其實範無病大可以直接將這些資料給傳到更高層去的,但是他考慮了一下,就覺得有些不妥當,畢竟高層裡面的風聲也不嚴實。如果他們稍微猶豫一下,這事兒就黃了。
只要訊息一走漏出去,幾個主要涉案人員肯定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脫身外逃,這是意料中的事情,掌握了航空優勢的官員們怎麼可能連這點兒事情都做不到?而且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就是國內有些人大概也是希望這些涉案人員外逃成功的。
畢竟只要這些人外逃成功,那麼自己身上的罪責完全就可以推脫的一乾二淨。
因此範無病就動了腦筋,先從民航總局內部開啟一個缺口,可以為自己所使用,這樣以對方的人來拆對方的臺,顯然是最為趁手的,因此他就找上了涉案不深的張副局長。
很顯然,範無病的策略有一次成功了,在範無病的示意之下,張副局長很快就投誠了,表示願意作為汙點證人進行揭發,將這些涉案人員們舉報,以作為對自己從輕處理的交換條件。
對於張副局長的要求,範無病是答應下來了,事實上他也有這個能力保證張副局長不受牽連,以範無病的能量加上範亨這個常委的力量。如果說辦不到這一點,那才是笑話。
再說了,範無病可以借重的力量還不止於此。
在訂立了攻守同盟之後,範無病就同張副局長一起,拿著更為詳盡的資料,直接找到了朱老闆,把這些事情都給捅了出來。
朱老闆看了之後頓時非常憤怒,立刻將此事進行了安排,要求成立專案組,徹查此事。
這件案子雖然是比較低調,但是在高層中還是引起了不小的波瀾,很多人都沒有想到民航總局裡面的問題如此之大,也沒有想到這裡面的漏洞如此之多,在研究過後,大家普遍認為民航業高管的集體腐敗,還是源於沒有公平的競爭。
國內航線腐敗是民航業最大的黑洞,有這樣的黑洞存在,老百姓怎麼可能享受價格合理的航空服務?所有腐敗成本,最後都進入機票價格,由全體人民買單。
民航系統發生腐敗並不奇怪,卻比其他行業的腐敗更令人揪心,這是因為民航業與食品、藥品行業一樣,屬人命關天的領域,不能不讓人為之警惕。
這次航線尋租腐敗,暴露出的管理體制問題同樣不容忽視。航班資源分配權更加集中,不利於監管,灰色交易的結果是,市場營銷與服務做得再好也沒用,有實力的公司可能會被吃透潛規則者淘汰出局。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局面。
因為航線尋租,最終勝出的航空公司,也要平白多出幾百萬到幾千萬元的場外交易成本,一些大型的民航公司每家每年用於航線交易的費用至少達數億元。
這些成本最終要透過經營來消化,為保證利潤,要麼擠壓維修費用或人力成本,要麼在其他方面補回來,實際上都會間接削減安全係數,增加飛行風險。
在民航業內,上游資源配置的行政壟斷和下游終端的市場化競爭同時並存,民航體制長期難以理順,腐敗滋生無從避免。從這方面來看,反腐風暴固然能夠彰顯民意、懲戒貪官,但並未切中頑疾的七寸,對民航業管理體制進行徹底變革才是根本之策。
對民航業內公司而言,航線和時刻資源直接關乎客流量和最終收益,這兩者的配置權則收歸主管部門所有。而目前市場上的航空公司眾多,更加凸顯黃金航線和時刻的稀缺性。
因此,民航公司之間的競爭最終演繹為對關鍵人物的公關爭奪戰,各種尋租行為層出不窮,而航權協調費恰恰就是管制者的管制租金,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