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結果是可以在自己的任期之內看到的,想一想就很高興,他也對範無病表示道,“這很好,我等著你的好訊息。”
不過轉而範無病就將話題給移到了民航系統上。
“民航系統的腐敗問題非常嚴重,對於大飛機專案非常不利。”範無病說道。
“這話,你有什麼根據?”張部長感到有些意外,不知道範無病是否有所指。
範無病所說的這個話題,主要是從範氏航空公司的角度來講的,此時的民航業一度亂象橫生,權力與資本的結合蔚然成風。
與電信系統類似,民航系統依然保留著較為濃厚的計劃經濟色彩,是一個壟斷性較強的部門,在種種壟斷色彩之下,存在大量的行政審批機制,這些審批機制或環節,一旦缺少監督,很容易就會成為權力尋租的黑洞,在民航系統,哪怕是一個很小的科室,因為掌握了特定的權力,都會產生效益不錯的尋租空間。
事實上,民航局不同科室涉及不同環節的審批,比如國內航線經營許可,外國航空運輸企業航線經營許可,民航企業及機場聯合、重組、參組和改制稽核,民用機場專用裝置使用許可等等。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涉及到國內航線經營許可的問題與機場裝置的採購的問題。
在計劃經濟時代,航空公司開通任何航線都需要審批,這一度為民航局賦予了至高無上的權力。
一般來說,航線起始站隸屬於兩個地區管理局,要分頭報送地區局,有的還需要向總局進行報批。而若是非航線經營換季之時,航空企業則更需要按所申請的航線經營許可的管轄範圍,報送民航總局或相關民航地區管理局。
航線和航班時刻都是航空公司的命脈,卻最終掌握在少數人手裡。為了達到目的,使出的手段可謂八仙過海。其中以包機業務為甚,因為沒有航空公司這個殼的約束,包機公司更加明目張膽的賄賂相關人士。
民航局提出審批航線的本意,是希望核准航空公司資質,最大限度保證旅客安全,並且適當進行調節以避免航空公司彼此的惡性競爭。
除了嚴格執行審批制外,民航局還規定,非基地航空公司不得申請非所在基地的始發航線,這意味著,以上海為基地航空公司的東航,就無法獲得京城基地的始發航線。
這種情況,對於範無病的範氏航空公司顯然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他也不介意在方便的時候,向一些有力人士歪歪嘴,給他們添點兒堵。
事實上現在範無病的手裡面並沒有太多對方的把柄,否則的話,早就透過正規渠道來對民航業發難了。
至於現在麼,也就只能藉口大飛機專案這個幌子,對民航總局發表一點兒自己的不滿情緒了,這也算是聊勝於無了。
但是範無病也堅信,正所謂三人成虎,一旦自己唸叨多了,大家總會形成一個共識,尤其是聽自己唸叨的這些人,都是身份尊崇的大人物哦。
明天再去朱老闆那裡唸叨唸叨,範無病離開張部長辦公室的時候,是這麼想的。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立法腐敗問題
在很多時候,高層並不清楚一項業務究竟是如何進行的。就好像當年的袁世凱一樣,竟然會真的以為全國人民都擁護自己當皇帝,結果鬧得眾叛親離鬱悶而死。
在一些具體事務的處理上,高層只能依靠這些司局級領導來做,這樣也就導致了在司局級領導層中形成了一大批相互勾結的腐敗圈子重災區。
最重要的一點,司局級腐敗並不單單等同於自身的腐敗,而是有可能形成一種制度上的腐敗,即立法腐敗。
通常所講的司局級,是指國家部委的所屬司、局,直轄市所屬局、省廳等。
在諸多的腐敗行徑中,立法腐敗正在悄然顯現,近年來尤其是不久前被範無病給捅出來的司局級官員形成利益團體,因涉嫌立法腐敗,或被雙規,或被刑拘,更是敲響了懲治和預防立法腐敗的警鐘。
立法腐敗不同於一般的腐敗行為,它既有一般腐敗案件的普遍特徵,又有其自身的特點。
涉嫌立法腐敗者大都是具有專業水平的官員,早期的有些貪腐者是不懂法、不明紀而犯法違紀,之後的有些貪腐者是懂法明紀而犯法違紀。
市場經濟發展到今天,某些貪腐官員已具有很高的學歷。並在本行業中已成為行家裡手,甚至具備了專家水準,他們不但懂法,而且堪稱專業高手。他們利用獨當一面的法學專業知識在立法領域開後門、留後路,掩耳盜鈴地將腐敗浸潤到立法的某些隱晦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