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更!
張桐見甄遠道沒有詳詢,心裡也暗暗鬆了一口氣,然後一面打量甄遠道如何操縱飛劍,一面仔細揣摩劍術精義,尤其是甄遠道催動劍訣,配合雷音劍法施展出來,其中許多妙處也非常值得借鑑。
一直到了晚間,甄遠道再次把飛劍交給張桐,這回張桐也不客氣,立刻手腳利落,劍訣微微一催,就把飛劍升了起來,然後不用甄遠道吩咐,直接把劍光對準萬載石髓,一掠飛縱過去,快速旋轉起來。
不過張桐仍多留了一個心眼,在甄遠道面前,刻意壓制了劍光的速度和威力,保持比甄遠道的劍光遜色一籌。
可是張桐卻沒想到,一開始他就遇上了麻煩,原來他看甄遠道操縱飛劍,不停繞那石髓外殼轉動,似乎沒什麼難的,他用飛劍殺人,也總攔腰一繞,乃是劍術之中,最基本的一個招式。
然而一旦實踐起來,張桐卻吃驚的發現,想把這招用好,竟也並非易事!尤其那萬載石髓的外殼堅硬無比,劍光纏繞上前,角度,力道,方向,只要稍有不對,就會被狠狠彈開。
張桐試了幾次,全以失敗告終,不由得令他吃了一驚,倒吸一口冷氣,內心默默想道:“看來我還是把劍術想得太簡單了!自以為仗著葫蘆劍訣,就能無往而不利,入道至今,順風順水,也沒有遇到什麼挫折,反而令我在不知不覺間自高自大起來。”
其實張桐早就有些察覺。自從上回得了虎嘯劍之後,他的內心愈發滋生出許多浮躁的情緒,甚至連甄遠道也不怎麼放在眼裡了,自認為劍術了得,已經登堂入室,非同等閒可比。
這一下卻給了張桐一記當頭棒喝,令他頭腦陡然為之一清。不由得驚出了一身冷汗,心說:“我這是怎麼了?才有這點成績,還沒達到煉神境界。就開始不知天高地厚起來!按照道理,依我性格,不應該這樣才對呀!難道這就是人常所說的‘心魔’?不知不覺。內魔滋生,招引外魔入侵,擾亂心神,令人魔障!”
想到這裡,張桐頓時內心驚駭更甚,因為心魔乃是所有修士的共同敵人,無影無形,不知不覺,一旦受其所制,神志喪失。處事不明,無論修為多高,也要也不可能避免。
尤其那內魔,乃是由心而生,最是防不勝防。只要信念一差,就要滋生出來,除了能令本人神智昏聵,還能招引外魔前來,侵佔肉身,吞噬魂魄。只有傳說之中,度過雷劫,成就真仙,才能徹底褪去業障,心魔不生,萬劫不滅。
但是現在,張桐離那種境界還遙不可及,根本想也不敢多想,忽然遇到心魔滋生,愈發令他措手不及,不知道該如何應對。所幸他還有幾分定力,稍微慌亂一會,就已冷靜下來,心想:“心魔!心魔!魔由心生,只要我本心不動,自然無礙,內魔不生,外魔不擾。況且我現在修為還低,即使生出心魔,也不會太強,且發現又早,現在醍醐灌頂,想必已無大礙了。”
張桐一面思忖,一面精氣凝神,立刻覺得深思清明,既無大喜,也無大悲,心如平湖一般,便知剛才陡然警醒,已經把心中魔障暫時破去。
張桐不禁暗暗慶幸,同時也第一次注意到了心性修持的重要,不然就算修為再高,心性不穩,內魔一生,立刻就要受制,最後外魔入侵,魂飛魄散,悽慘無比。
但是到底怎樣修煉心性,張桐一時也沒有什麼頭緒,甄遠道也沒跟他講過,而且依禾山道的作為,大概也不在乎什麼心性不心性的,否則行事也不會那樣肆無忌憚,加之禾山道的法術大多粗淺,幾乎未等心魔爆發,就要提前老死,倒也不用防備。
最後張桐想來想去,也沒什麼一勞永逸的法子,索性把心一橫,暗暗拿定主意:“既然入道修真,就不可能避開心魔,現在患得患失也沒有用。我現在唯一能夠依仗的就是葫蘆劍訣,只有專修劍道,領悟其中真諦,即使將來再有心魔滋生,也能憑藉胸中鋒芒劍意將其斬殺!”
張桐一旦定計,便也不再多想,轉又耐起性子,操縱飛劍,鍥而不捨,繞那個萬載石髓急轉,被彈開之後,就繼續再來,一整夜下來,總算有了一些心得,將那劍光施展得有模有樣,一道光輪似的,繞那石殼,飛速回旋,半晌才會被彈開一下。
尤其到了最後,張桐在天亮前,趁著甄遠道睡了一會,暗自把劍訣催到極限,霎時間那青魚劍陡然加速,竟比甄遠道使用時快出一倍不止,破空之聲,恍如風雷。
張桐登時嚇了一跳,趕忙停止下來,不禁又驚又喜,心裡暗暗忖道:“練劍!練劍!果然還在一個‘練’字!同樣是這一個簡單的招數,操縱飛劍,向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