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部分

了,可能過於侷限於我們自己的技術。”

摩爾不僅以著名的摩爾定律而聞名,更有意思的是,他曾講過一個關於微處理器的寓言:我們需要為晶片找尋一種基質,因此我們考察了地球的基質。它主要是沙粒,所以我們使用了沙粒。我們需要為晶片上的線路和開關找尋一種金屬導體。我們考察了地球上的所有金屬,發現鋁是最豐富的,所以我們使用了鋁。

不會“揮斧頭”的“偶然企業家”

摩爾是一個害羞的、有條理的人,他有講究的外表,好像一生都在使分子運動。他很早就發現了格羅夫身上有種特別的東西,並決定加以培養。1970年,兩人在華盛頓動物園散步,摩爾對格羅夫說:“有一天你將管理英特爾”。此後20年,摩爾用各種事鍛鍊格羅夫。格羅夫說:“他是一個父親的形象”。

摩爾甘於默默無聞,但他是英特爾的“心臟”。在矽谷歷史上,摩爾不是個拋頭露面的人物,在他事業的生涯中,經常被他的同伴遮去光輝。但在矽谷,尤其是在英特爾,摩爾是最令人敬佩的公司創始人之一,是最受人尊敬的科學家,他比其他人更能體現英特爾的模式:才華橫溢,說話溫柔,自我超越。

當然人無完人,摩爾是位傑出的實驗室研究人員,一位無與倫比的幻想家,但他絕不是一位企業中“揮斧頭”的人。而格羅夫正好是這種人。“像我這樣的‘偶然企業家’,是要等著被推進或者跌到機會里,才會煥發出‘企業精神’。”他和諾伊斯一起呼吸著自主經營的新鮮空氣,忽然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我們建立英特爾的打算是努力製成更復雜的積體電路,我們把半導體儲存器看成數字裝置提供產品的機遇。

1969年,英特爾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批產品,雙極處理64位儲存器晶片。為了防止其它公司侵入,公司將擴大規模定為第一目標。但到了80年代中期,日本廠商還是將英特爾逼入困境,1985年市場崩潰時,日本的公司佔領了記憶體晶片市場,英特爾已握有更大的利器:微處理器。在英特爾做出退出記憶體晶片業務的決策過程中,摩爾起了關鍵性的作用。當時這種轉型是一場賭博,CEO戈登·摩爾問格羅夫一個問題:“如果我們被掃地出門,董事會就會找一個新的CEO,你認為這個新任的CEO會怎麼做?”格羅夫的回答是:“當別人把我們掃出門的時候,我們為什麼就那麼甘心的離開呢?難道我們不能再走進公司的大門,做那個新的CEO可能要做的事呢?”

公司不但有幸逃過一劫,而且躍上了一個全新的境界:微處理器成了摩爾定律的最佳體現,這種晶片是計算機的“大腦”,英特爾成為這項高利潤和革命性技術的霸主。也帶著摩爾本人的名望和財富每隔18個月翻一番。1989年,摩爾從主席職位上光榮退休。1990年,他從當時布什總統手中接過了美國技術獎。而今,他仍堅持在半導體業的第一線。他創立了電腦產業發展的第一定律。

2001年4月15日,英特爾公司宣佈,該公司剛剛完成董事會的改組工作,選舉前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主席、53歲的裡德·亨特(Reed E�Hundt)為公司新任董事,接替5月份退休的公司創始人戈登·摩爾。改組董事會意味著英特爾公司已經結束了一個時代,即將開始一個新的時代。儘管摩爾將退出英特爾的董事會,但仍然擔任公司的顧問和名譽董事。英特爾現任總裁兼CEO貝瑞特指出,“我想,我們仍然需要他的觀念和思想”。同時,這位溫和而慷慨的老人將在一個擁有數十億美元資產的基金會中扮演慈善家的角色。

2001年10月28日,摩爾向加利福尼亞技術學院捐款6億美元,創造了美國單一學校獲得的最大筆捐款記錄(此前最高記錄是2000年2月28日,IDG創始人麥戈文宣佈向其母校MIT捐贈3�5億美元,2001年5月,HP共同創始人威廉·休利特向斯坦福大學捐獻4億美元)。這項捐款,將用於該校未特指的專案,捐款將在10年內付清。72歲的摩爾說:“加利福尼亞技術學院歷史上曾創造過巨大科學貢獻。我的捐款最好不要用於蓋樓房,而應該用它幹一番新事業。”這位身價近100億美元的70多歲老人要在餘生,將自己的財富發揮最大的作用,這個意義不亞於他在英特爾的貢獻。

如果說英特爾製造的晶片是整個IT業的“大腦”的話,那麼戈登·摩爾則是英特爾公司的“大腦”。在英特爾公司的“大腦”光榮引退之後,英特爾這家新經濟的旗艦級企業將駛向何方,大家拭目以待。

矽谷首富——拉里·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