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部分

,戴爾進入數學實驗班,成績優異,經常參加數學競賽。數學老師對他特別關照,將一臺電傳打字終端機讓戴爾使用,條件是放學後方可上機。戴爾非常高興,在老師的指導下,不斷在該機上寫程式,輸入方程式,電腦神奇的功能讓他非常興奮,也讓他和電腦結下終身不解之緣。

他家裡有一臺蘋果電腦,當時價格非常昂貴,父母在使用時特別愛惜。戴爾在一旁觀察,興趣盎然。待父母走後,就開始動手將它開膛剖肚,父母回來看到這一切,非常氣憤,以為電腦毀了。戴爾趕快將電腦裝好,開機時,父母異口同聲地說:“還真行!”戴爾還經常到電腦商店去看新的產品,他的零錢,全花在一家無線電專賣店。隨後,他開始存錢買電腦。

戴爾喜歡集郵,12歲那年,為了得到買郵票的錢,就到離家兩條街遠的一家中國餐廳洗碗掙錢。戴爾一邊打工,一邊集郵,時時刻刻關注有關郵票的報道。

戴爾有敏銳的捕捉商機的能力,完全得益於家庭的薰陶。在他家裡,處處充滿商業氣氛,父母經常在餐桌上討論聯邦儲備局主席的決定,應該投資哪些公司,該買或該賣哪些股票等等話題。戴爾一心想發財致富。當時正值經濟大幅成長的階段,收藏品的市場非常活躍,郵票市場變化為他初顯身手提供了舞臺。

他在當時的專業雜誌上刊登戴爾集郵社的廣告,然後製作出12頁的目錄,透過雜誌進行拍賣,戴爾賺了2000美元,整個社群傳為美談。戴爾初戰告捷,非常興奮,終身難忘。後來在事業中想起這件事;進一步認識到:推銷商品時,如果沒有中間人,利潤會更多些。如果有好點子,絕對能賺到錢。

16歲時,戴爾為《休斯頓郵報》打工,爭取訂戶。報社要他以電話使用者名稱單為依據,以打電話的方式爭取新客戶。戴爾做過幾次嘗試,效果不好,決定另闢蹊徑。

他觀察到:剛結婚的人和剛搬進新房子的人都喜歡訂閱報紙,是有效的客戶。如何才能找到這兩類人呢?他苦苦思索,得到答案:凡是要結婚的人,必須到地方法院申請結婚證書,提供準確地址,真是方便極了。他僱傭了幾個高中死黨,在休斯頓地區16個縣市的地方法院中按圖索驥,得到一長串的申請結婚人的姓名和地址,然後分別進行電話聯絡。

戴爾還認為:能夠獲得貸款的人也是有經濟能力的人,自然是訂閱的潛在客戶。在一些公司的貸款申請者的名單上,他找到一大串貸款額度最高的人的名單,定為高潛力顧客群,分別進行聯絡。整個暑假,戴爾四處奔波,不斷地給上述人發出信件,附上訂閱的資料。開學後,他利用課餘和星期天的時間,繼續處理收尾工作。結果,他找到數千名訂戶,一年收入1�8萬美元,比教書的老師收入還高,戴爾實現了自己的願望,擁有了自己的電腦,也擁有了踏入財富門檻的第一桶金子、起飛的小本錢。

父母當然高興,誇他是賺錢的奇才。高中畢業後,戴爾想繼續賺錢,不想上學,而他的父母堅持讓他攻讀醫學。父命不能違,戴爾開著一輛白色寶馬轎車,後座箱裡載著3臺電腦,得意洋洋地到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醫學院報到註冊。戴爾的轎車和電腦是他自己用錢掙來的,同學們都感到驚訝,紛紛向他打聽是如何賺到這筆錢的?

當時,什麼人都可以賣電腦,休斯頓地區一夜間冒出上百家電腦商店;這些經銷商以2000美元賣出,賺取1000美元的利潤。這些零售商很少向顧客提供售後服務,甚至沒有。由於市場需求旺盛供不應求,零售商大賺特賺。為什麼自己不去賺一筆錢呢?戴爾經不住市場的誘惑。

他帶著這個念頭瞭解市場行情,發現電腦的售價及利潤空間很大,一部IBM的個人電腦售價3000美元,但它的零部件很可能只值600美元以下,這就是商機。戴爾買進匹配的零部件,將電腦升級之後再賣出。一來二去,他不滿足賺小錢,開始向批發商購買大量零件,減低成本,多賺錢。

他的房間像個修理廠,不像一個讀書的高中生。就這樣,戴爾不僅完成了高中學業,而且掙到了屬於自己的一筆財富,炫耀式地進入了大學,自豪地向同學講賺錢的秘密。

大學開公司

對醫學天生沒有興趣,商業像磁石一樣吸引著他。得克薩斯大學是個非常大的學校,很自由,可以經常逃課,做些旁門左道的事,比如說:創業。戴爾是校園中的另類,同學經常看到他一手拿課本,另一隻手拿儲存器晶片,許多老師認為他是一個電腦迷。實際上,他在悄悄從事賺錢的職業。下課後,他在宿舍裡玩命似地組裝和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