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資產高達80億美元,年銷售額也達200億美元以上,堪稱韓國現代經濟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蹟。而大宇集團的創始人金宇中,白手起家,赤手空拳闖天下,從賣蘿蔔小販、報童,一躍而成為集〃輸出大王〃、〃速成財閥〃、〃金融鬼才〃於一身的世界最著名的50個大企業家之一,更是奇蹟中的奇蹟。
在戰亂下求生少年報童持四口之家
1936年12月19日,金宇中生於大邱的一個書香門第家庭。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金宇中的父母只得暫時離開漢城外出避難,大哥、二哥在外讀書,三哥也離家出走。家中僅留下金宇中,帶著他的9歲弟弟和7歲妹妹,艱難謀生。這時,金宇中剛滿15歲,是漢城京畿中學2年級學生。為了不讓弟弟、妹妹捱餓,他產生了掙錢的念頭。
做什麼買賣呢?他先是自制冷飲出售,但並不賺錢。後來,他發現自家菜園裡蘿蔔長勢格外喜人,便決定做蘿蔔生意。他到菜園裡拔了些蘿蔔捆成幾十捆,用小推車推到市場叫賣。半天工夫,那幾十捆蘿蔔就全部賣光了。第二天,他又發現在15裡外的孤島上,有一大片無主蘿蔔地,便更加起勁地做起了蘿蔔生意。
在外〃避難〃的母親突然回家了,告訴孩子們半月前父親外出後失蹤。
寒冬來臨,大雪紛飛,家徒四壁,母親被迫領著兒女們離開漢城回老家大邱市。哪知大邱的生活比漢城更艱難,母親找不到工作,全家陷入走投無路的境地。金宇中勇敢地挑起全家生活的重擔,他決定去當報童。
當時賣報的報童很多,但金宇中與別的報童不同。他賣報不僅腿勤口勤,而且善於動腦。報童們喜歡到離報社近的西門市場賣報,那裡來往人雖多,可大多數是本地人。金宇中偏偏與眾不同,他發現較遠的防川市場更有利可圖,因為,那裡左右居住的多是躲避戰火的北方難民,他們要比當地人更愛看報,希望從中得到故鄉的訊息。
通常,報童們總是一邊賣報一邊收錢,金宇中卻別出心裁,他除了預先準備好零錢外,還採取了先看報後收錢的辦法。每天一大早取到報紙後,他就急忙跑到防川市場,從市場入口開始,他便把報紙迅速發給面熟的老顧客,直到市場末尾把100份報紙分發完,然後再回過頭來一一收錢。到了下午4點,已賣完報紙的金宇中,又從別的報童手上低價買進報紙,拿到市內熱鬧市區去賣。晚上9點,他又蹲在風山洞郵局門口把剩餘的報紙賣給下晚班的工人。如此一來,金宇中一天就能賣上150份報紙,最多時高達200份,收入基本能維持一家4口人的生活了。
就這樣,金宇中成了大邱出了名的報童,並且成為10名報童領班人之一。他每天取報分發給報童,收領班費,此外他還親自外出賣報,實際上就擁有了雙份收入。
求學求商獨出心裁使企業起死回生
金宇中在大邱賣報期間仍堅持讀書。家境稍有好轉,他又返回漢城讀完中學。1956年,他考入延世大學商經學院經濟系。由於家庭貧困,金宇中在大學讀書期間的費用,絕大部分由漢城實業株式會社社長金容順提供。1960年,年滿24歲的金宇中以優異成績結束了大學生活,加盟漢城實業株式會社。
漢城實業株式會社在韓國化纖製品進出口業佔據突出地位。金宇中主要負責纖維製品進出口業務。他大膽地從日本大量進口尼龍纖維製品,使漢城實業的進口額激增。但是,朴正熙上臺後,股票市場的混亂和實施貨幣改革,使漢城實業株式會社陷入了困境,金容順社長對此毫無辦法,只能坐以待斃。由於金容順早先曾許諾讓金宇中赴英國留學,所以在會社倒閉之前,他把赴英護照交給金宇中,兩人心事重重,久久無言以對。
但在金宇中的出國途中,事情卻出現了轉機。金宇中決定借出國之機,瞭解一下各國市場行情。首站是中國香港,緊接著是馬尼拉、西貢、新加坡,每到一地,他就坐上計程車,逛市場,跑商店,參觀企業。經過周密計劃,權衡得失,他確信向新加坡出口紡織品是樁大有前景的買賣……他運用嫻熟的推銷技巧,很快就與新加坡商人簽訂了總額為34萬美元的出口合同;然後斷然放棄了留學機會,懷揣這份鉅額合同書興沖沖地趕回漢城。
經過努力,金宇中圓滿地完成了這批紡織品的出口任務,使漢城實業株式會社起死回生,並進入鼎盛時期。金宇中乘勝前進,不斷擴大出口市場,使1964年的出口額達70萬美元以上。他在對外貿易中恪守信譽,保證質量,交貨準時,從而在東南亞一帶聲名鵲起,被譽為〃紡織出口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