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征北漢。這是自平滅二李之後,趙匡胤的第一次御駕親征,可見他對先後出了石敬瑭、劉知遠等人物,又是契丹屢次入侵中原通道的河東的重視。
宋軍在團柏谷擊敗北漢名將劉繼業(就是楊業,楊家將的第一輩),再次進逼城下,設立四寨將太原團團圍住,劉繼元仍堅守城池,等待遼兵來援。
就在太原城攻防戰打得昏天黑地的時候,北漢宰相郭無為惦記著趙匡胤許下的節度使官職,在朝廷上當眾大哭,說:“一座孤城,怎麼能擋住百萬大軍?”還裝模作樣地要拔劍自殺,攪得北漢人心惶惶。
劉繼元這個鬧心,內裡有郭無為在攪和,外援遼國的國內也不太平,遼穆宗被近侍所殺,遼景宗帝位新立,對北漢的求援只好派出數量有限的兵力,這些遼兵都被負責打援的宋軍擊敗。
北漢陷入了困守孤城的危險境地!
但劉繼元還真有股狠勁兒,就是不投降。宋軍引來汾水淹城,在一片汪洋中駕船攻城,北漢軍也據城牆死守,戰鬥打得激烈異常,宋內外馬步軍都軍頭王廷義、殿前都指揮使都虞侯石漢卿先後戰死,北漢軍也損失慘重。
宋朝的兵將打紅了眼,殿前都指揮使都虞侯趙廷翰帶領最精銳的近衛禁軍,跪在趙匡胤的面前,要求充當登城進攻的先鋒敢死隊。趙匡胤幽幽長嘆一聲,說:“你們都是我親手訓練出來的精兵,一個能頂一百個。我寧願不得太原,也不忍心讓你們去爬城送死!”雖然趙匡胤為了儲存實力,沒有批准他們的請求,但宋軍高昂計程車氣由此可見一斑。
就在太原岌岌可危的時候,老天爺幫了北漢的大忙。此時已經進入了盛夏雨季,陰雨連綿,暑熱難當,宋軍中又爆發了時疫,史書上記載“多破腹病”,想必得的是急性腸道傳染病,疾病嚴重影響了宋軍的戰鬥力。同時,大雨毀壞了道路交通,宋軍的糧食補給也面臨威脅。更要命的是,遼國重新組織起了援軍,在大將耶律沙的率領下步步逼近。
軍隊染病,補給不暢,援軍來臨,幾方面的壓力一齊到來,趙匡胤只好撤兵。
宋軍撤走以後,北漢把太原城內外的積水排乾淨,這時奇怪的事發生了,大段大段的城牆在逐漸乾燥的時候轟然倒塌!見此情景,不僅北漢君臣倒吸一口涼氣,就連遼國的使者也說:“要是宋軍先淹城,然後再排水,太原城就完了。”
此戰,北漢就連宰相都是宋朝的“第五縱隊”,遼國也因內亂救援不力,可在老天爺的幫助下,北漢奇蹟般地渡過了第二次難關!
戰爭,不僅僅是政治和軍事的激烈衝突,其實裡面還包含了太多的內容,天氣因素居然可以扭轉戰局,後來又被中外的戰例不斷地驗證著。
都說再一再二,不會有再三再四,趙匡胤對北漢的第三次打擊在削平南漢、後蜀之後重新啟動了。這次,北漢會不會再次逃脫?
開寶八年(975)末,趙匡胤滅南唐,南方只剩下了盟友吳越和不足為患的漳泉,“先南後北”的戰略初步實現了。開寶九年(976)二月,群臣為慶賀平定南方的巨大勝利,一起上表要給皇帝陛下加尊號“一統太平”,趙匡胤卻說:“燕晉未復,遽可謂一統太平乎?”堅決不同意。趙匡胤再次表達了對征服北方的渴望,在為攻滅南唐的將領論功行賞的時候,他對徵唐主帥曹彬更進一步地說:“更為我取太原!”
在東漢時,光武帝劉秀曾對岑彭說:“西城若下,便可將兵,南擊蜀虜。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意思是他在平定隴右以後,再領兵南下,攻取西蜀。
歷史就是這麼奇妙,前有光武帝的“得隴望蜀”,後有宋太祖的“更為我取太原”,前後交相輝映,表現了兩位開國雄主強烈的進取之心。
就在這年草黃馬肥的秋天,趙匡胤下詔討伐北漢,對北漢正式“宣戰”。
趙匡胤對這次戰役下了空前的決心,命令党進、潘美、楊光美、牛思進、米文義分兵五路,分進合擊,同時還分兵對太原周圍的汾(今山西汾陽)、沁(今山西沁源)、遼(今左權)、石(今山西離石)、代(今山西代縣)等州發起攻擊。其中党進率領的主力宋軍再次直撲太原。
這樣宏大的進軍規模,是以前從未有過的。北漢面對泰山壓頂之勢,奇蹟會再次出現嗎?
宋軍在太原城下安營紮寨,四面圍困,每天攻城不止,各路宋軍也連打勝仗,劉繼元只好困守孤城,拼命祈禱遼國的救兵早點兒到來。
就在宋軍捷報頻傳的時候,一件誰也意料不到的事發生了——宋太祖趙匡胤在雪夜突然去世,宋軍面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