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向他們進行了一番說教。當然仍是〃奸臣濁亂朝綱,廢成法屠我諸王昆弟以危社稷〃,因此不得已而起兵的一番話。但這時朱棣不僅以釋放戰俘故意示恩,而且又常把天下生民掛在嘴邊。他說:〃每戰擒獲將士,思其皆我皇考舊人,為奸臣驅迫戰鬥,蓋出於不得已,實非本心,念其皆有父母妻子朝夕盼望,悉放遣之。故今亦釋爾等。〃據說,楊文軍隊在薊州、遵化一帶紀律不佳,給無辜百姓帶來不少禍患。朱棣抓住這一點,指斥楊文暴虐,這不僅更顯己之高致,而且意在離間其上下之心:〃歸語楊文,所敵者在予一人,百姓男女,老弱嬰兒何罪?淫刑慘酷,使人痛心,不忍聞也。夫善惡報應,捷於影響,楊文不有人禍,將必有天殃。〃恩莫大於活命,看來朱棣此舉收到了效果。王雄等無不被感動得痛哭流涕,對於楊文則頗生怨憤之心。王雄說道:〃楊文誠得罪於天,無所逃其責。臣等愚昧,為其所誘,罪宜萬死。今蒙陛下再生之恩,當隕首為報。〃朱棣此時釋俘,更有深意。他每當南征,總不免後顧之憂,遼東一翼之官軍如同他心腹之患。如果王雄等回到遼東能對楊文有所掣肘,那麼他的南征便可大大放心了。
十二月十二日,朱棣誓師南征。他要爭取民心竭力把燕軍打扮成義師。但古來兵匪一家,少有行軍不禍及無辜者。朱棣雖然指斥了遼東官軍的殘暴,但他同時感到也不能不對自己的部下加以約束。他說:〃靖禍難者,必在於安生民。誅亂賊者,必先在於行仁義。生民有弗安,仁義有弗舉,惡在其能靖禍難哉!今予眾之出,為誅奸惡,扶社稷,安生民而已。予每觀賊軍初至,輒肆殺掠,噍類無遺,心甚憫之。思天下之人皆我皇考赤子,奸惡驅迫,使之夫不得耕,婦不得織,日夜不息,而又恣其兇暴,非為致毒於予,且復招怨於天下。〃
第54節:百折不撓(38)
〃今我有眾,明聽予言,當念百姓無罪,慎毋擾之。苟有弗遵,一毫侵害於良民者,殺無敵,其慎之。〃
半個月後,這時已迫近除夕,大軍駐營蠡縣汊河。燕軍的目的是避開真定和德州的守軍,從二者之隙直插山東進入淮北。但德州與真定之間也不一定會毫無阻擋,時刻都可能遇到官軍的遊騎。朱棣首先派李遠帶八百騎兵偵察官軍動靜,掃清道路。
官軍也並未因為新年而放鬆戒備,大年初一,李遠來到藁城,便遇上駐守德州的都指揮葛進領馬步官軍萬餘人渡河北上。李遠兵少,不能硬拼,他抓住戰機,乘官軍渡河未畢,出兵擊之。官軍見到燕兵衝來,稍稍退卻進入林間,意在邀李遠來戰。這時雙方都下了馬徒步交戰。官軍見李遠兵少,不免有些輕視。李遠一退,官軍便追,殊不知這是李遠誘敵之計。李遠乘機分兵潛入敵後,把官軍的馬匹全部放跑。李遠突然反攻,官軍退卻,發現馬匹已經不見了,軍心大亂,李遠帶兵乘勢衝殺,官軍大敗。這一仗官軍被斬首四千餘級。許多軍士溺水而死,不少馬匹落入燕軍手中,葛進僅以身免。
燕軍首戰得勝,朱棣極為高興,賜璽書慰勞李遠,稱讚他的輕騎八百,出奇應變,破敵萬人,其功壯偉,即與古代名將相比也不為過分。特別是這一天是新年的第一天,本來寒冷悽穆的軍旅之中頓時充滿了喜慶氣氛。朱棣下令對能奮忠效力的李遠所部將士加以褒獎,前鋒交戰都指揮以下以至於軍校,皆升一級。
與燕軍南下的同時,官軍則在北上。他們想在朱棣退回北平時候乘勢出擊。平安帶領數萬兵馬從真定出發,打算收復通州,朝廷正月初一下令魏國公徐輝祖率京軍往援山東。李遠在藁城擊敗的葛進,即是官軍北上之先鋒。朱棣銳意南進,又派朱能帶一千輕騎往衡水哨探,正與平安北進之兵相遇。不幸的是平安的兵一戰而敗,損兵七百餘,失馬五百餘,指揮賈榮也被生擒。
朱棣挫敗了東西兩翼之敵,便帶兵從館陶渡衛河下東阿,拔東平,陷汶上,所至克捷。再向前去就是孔子的老家曲阜了。但他並未進曲阜之境。既然是自稱仁義之師,那麼在聖人面前便不能不裝得是通達情理的一般。他對諸將說:
孔子之道,如天之高,如地之厚,如日月之明,參贊化育,師表萬世。天下非孔子之道無以致治,生民非孔子之道無以得安。今曲阜闕里在焉,毋入境,有犯及一草一木之微者,殺無宥。鄒縣孟子之鄉,犯者罪如之。
這場戰爭,不僅是軍事上的較量,也是道義上的抗衡。朱棣越來越強烈地意識到爭取軍心民心的重要性。燕軍經過館陶時,朱棣見一士兵因病臥倒在道旁。他立即命身邊的人牽過自己的從馬,讓病員騎上,未想身邊的人都說,大王的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