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朱棣所重的是虛華的武功,於此未甚用力。相反,由於大寧都司及各衛所的內徙,萬全都司、山西行都司部分衛所的內徙以及興和的廢棄 ,反倒加重了長城以北地區空曠荒涼的局面。終永樂之世以及後來這種局面並未改變甚至有所發展。曾任明兵部職方郎中的陸容(1436~1494)說:〃居庸關以外抵宣,驛遞皆百戶為之,陝西環縣以北抵寧夏亦然,蓋其地無府州縣故也。〃 朱元璋的內徙是為了御外,朱棣的內徙是為了防內,儘管都滿足了一時的形勢需要,但卻留下了長久的遺患,其不利於北方地區的開發和邊疆的鞏固是顯然的。
為了防止為北元……韃靼侵擾者所乘,明朝還限制軍民到邊界之外去耕牧,〃故事,邊界封界之外,軍民不得擅出耕牧〃 。這樣,許多耕地草場,只好荒廢。不僅如此,自永樂時期起,邊外野草也不容其生長,每值秋冬,出塞燒荒,使韃靼人不得近邊放牧,以減少引起事端的機會。〃太宗皇帝建都北京,鎮壓北虜,乘冬遣將出塞燒荒了哨〃 。
第103節:天下一統(13)
永樂五年十二月癸己,敕鎮守大同江陰侯吳高曰:〃爾奏緣邊草盛,欲焚之,最當。第慮旁近未知,或生疑怪,且巡徼軍馬,倉卒難避,屯堡房舍,將有所損。須預報之使備。〃
這當是燒荒之始。後來則逐漸形成定製:
焚荒,每年冬十月初間,以草枯為始,本鎮統領宮軍出境焚燒野草,使韃賊不能南牧。
每歲冬,鎮守總兵會同贊理軍務都御史,奉敕移文各路副總參遊守備備禦提調守堡等,尊照會行日期,各統所部軍馬出境,量地廣狹,或分三路五路,首尾相應而行,預定夜不收分投哨探,放火燒沿邊野草盡絕……近年兵馬出境燒荒,俱至二百里外,順風舉火,草莽燒焚盡絕。賊聞兵馬出境皆遠遁,絕無蹤跡。
本來,蒙古族建立了大元帝國之後,經過近百年的經營,長城以外廣大草原地區曾經一度出現了經濟繁榮的局面,所謂〃屯田連絡,監牧相屬,宮室相望〃 。但是由於明朝與北元政權之間的長期戰爭,由於蒙古族居民的北撤,靠近長城地區居民的南徙,以及限制緣邊耕牧,秋冬燒荒等等措施,使這些地區變得一片荒涼:
永樂八年北征,次凌霄峰,登絕頂,望漠北,(朱棣)顧學士胡廣等曰:〃元盛時,此皆民居,今萬里蕭條,惟見風埃沙草耳。〃
開平,舊有元之斡耳朵,猶華言宮殿也。今則荒臺斷礎,零落於悽風澹月之間。
沙漠曠蕩,馬力未窮,惟近塞則多山川林木,及荒城廢寺。如沿河十八屯者,其兵墟尚歷歷可數。極北則地平如掌,黃沙白草,彌望無垠。
出得勝口,……過撫州,惟荒城然。北入昌州,居民僅百家。
遷民、燒荒、限制耕牧,使蒙古人不得近邊放牧,可能減少了一些事端。但大片的沃土草灘任其荒廢,是對生產力的一種破壞,不利於邊境地區的經濟開發,固然不能資敵,但也不能資己之軍國之用。從長遠觀點看,這種做法是失策的。另外,當明軍出塞征討時,既無耳目嚮導,也無居民協助。大軍糧餉,徒靠內地人民馱角饋運,行動是很不方便的。洪武二十三年,燕王臨塞諭諸將曰:〃吾與諸將軍受命提丘沙漠,掃清胡虜。今虜無城廓居止,其地空曠。千里行軍,必有耳目,不得其所,難以成功。〃 說的正是這種情況。朱棣即位後,數次北征,迄無成功,與此不無關係。
另外,由於蒙族人民與中原經濟聯絡的切斷,他們失掉了許多生活用品的生產手段和來源;又由於與明朝處於對立地位,貿易關係不能正常地發展,為了滿足物質生活的需要,他們不得不南下搶掠。如果說永樂以前蒙古人尚有恢復中原的能力和企圖的話,那麼永樂以後,他們的南下主要是為了滿足其經濟需要,定期的搶掠成了他們經濟生活的一部分。因而明朝的防守也帶上了季節性的規律。每當〃首春氣和,堅冰漸薄,塞草將萌,胡馬瘦而弓馳〃,蒙古族人多在草原經營牧畜,明軍則得以喘息:〃解甲以候薰風,整雕鞍以待秋至。〃秋天到來,百草結籽,馬肥弓勁,正是蒙古入掠之時,此時明軍則〃控弦執矢,觀釁而動〃。這就是所謂〃防秋〃 。秋天正值內地收穫,蒙古人多於此時南下因糧,但這時〃農人收穫,壁不可堅;禾稼棲畝,野不可清。虜或因糧於我遂深入,而秋高馬肥,恆憑強以逞〃。因而〃防秋之兵,遠地調集,主客相參,步軍受陴,馬軍列營,視四時獨加嚴焉〃 。朱棣以及後來的君臣,在北部邊防問題上儘管處心積慮,但似乎沒找到問題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