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的信條。他執拗地要讓一切〃逆命〃者就範,而不問這要花多大代價,是否有必要。僅以阿魯臺的〃驕蹇〃、〃攜貳〃、〃所部侵略邊境〃便一再勞師遠征。再永樂二十一年、二十二年兩次出塞,均未遇敵,更可以看出朱棣的一意孤行。
對於朱棣的政策,談遷評論說:
文皇始徵虜,不寢處阿魯臺不置也。亡何,封阿魯臺則徵瓦剌;又亡何,信瓦剌則徵阿魯臺。十年之間乍臣乍叛,乍賞乍譴,在虎狼之虜不足責,而廟算互異,非所以昭威信於萬里之外也。若曰阿魯臺侵略,則瓦剌之侵略亦見告矣。且遁在阿魯臺,遷其罰於兀良哈,曰彼黨逆也……蓋鶩遠略,慕奇策,不欲虛其羈歟�病! �
朱棣哪裡騖到了遠略,慕到了奇策?一意孤行,死而後已!
第108節:天下一統(18)
至於〃分則易制,合則難圖〃這句話出自黃淮之口,並非指韃靼、瓦剌言。永樂九年閏十二月,阿魯臺派人嚮明朝要求將吐蕃、女直作為自己的部屬:〃請女直、吐蕃諸部屬其約束。〃朱棣以問左右,多請許之。右春坊大學士黃淮獨不可,曰:〃此屬分則易制。合則難圖矣。〃上顧左右曰:〃黃淮如立高岡,無遠不見。諸人如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