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魚躍龍門?而且照著官場上不成文的規矩,幕賓要歸鄉應考,主人都是熱情相送、不得留難的。
但是,徐光啟剛到秦林這裡,又預支了薪水,如果再提回鄉應試,未免太不知趣——就連徐文長的意思,也是叫他這一科不要去白費力氣。
事實上,徐光啟先後五次落榜,直到十幾年後的第六次鄉試才考上舉人,可他現在並不知道啊,只要有機會,就心癢癢的,總想去試試。
沒想到秦林格外善解人意,笑道:“徐先生正當青春之年,怎麼可以蹉跎蹭蹬?先歇息幾天,下個月本督給你東廠的火牌,你可以使用傳驛回鄉應舉,不耽誤事兒。”
徐光啟這次是真正感激莫名了,頗有士為知己者死的心情,大恩不言謝,他下定決心將來不論如何,都要報答秦督主這份恩義。
秦林又問道:“令族叔徐老先生乃心學嫡傳,不知徐先生治學以何為主?”
“學生愚昧,於科舉正道上功夫不深,反而喜歡百家雜學,所以壬午科鄉試名落孫山,”徐光啟說著就非常遺憾,其實他相當聰明,在家鄉便有神通才子之稱,可惜對八股文章的興趣遠不如百家雜學。
“哦,先生喜歡百家雜學嗎?”秦林放下了筆,走到書架前面,從裡面抽出許多書來:“本督不喜四書五經,倒是很喜歡這些東西,你來看看吧。”
《農桑輯要》、《周髀算經》、《測圓海鏡》、《儀象法式》、《夢溪筆談》、《水經注》……歷朝歷代算學農學天文地理的著作都有,除此之外,又有本朝趙士楨、畢懋康新編的《火器圖說》,潘季馴的《河防一覽》,戚繼光的《紀效新書》。
一本本書散發著油墨清香,都是上好的版式,徐光啟只覺眼前一亮,神情喜不自勝,目光彷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