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成功。”德國執董則表示,“我們注意到你承諾親自抓實施,那使我們放心”。
六天後,世行內部報紙上刊出了一篇文章,披露將由我領銜實施人事制度改革。文章中說:“章現在是一個坐在“燙椅子”上的人,他將推進50年來最激進的人事改革,他組織了一個由多名副行長組成的委員會,其中還請了工會主席參加。慢條斯理的章解釋了改革的方案,他對改革成功充滿信心,他說,幾十年來我們終於有機會解決長期以來要解決的問題。他承認,改革的實施是一項很繁重的工作。章說,我們很清楚,這項改革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但是我們不會退縮。當然,我們將在實施中保持開放的態度。章好象帶著一副“包著棉花的鐵拳”,他話語溫和,但是決心堅定,是一個有主見和下了決心的人”。
世行很多人肯定都仔細地讀了這篇報道,因為從此以後,人們常常形容我有一雙“包著棉花的鐵拳”。
接下來,就是更為艱難的執行階段。在隨後的一年時間裡,因為行內業務需求變化、職員技能退化等原因,世行先後辭退了600多人,佔職員總數的6%――是此前人員正常流動的一倍,新制度明確規定,取消過去定期合同工可以無限延期的做法,這一條涉及全行將近40%的職員,人事部門需在半年時間裡處理上萬件工作申請。這是銀行成立50年來從來沒有發生過的。這其間,不斷有人哭、鬧,我也不斷受到投訴和指控,甚至有人威脅,要到我的辦公室對我實施報復,為了防止意外,保安部不得不在我的辦公桌下安裝了緊急紅色按鈕,以便發生不測時,保安可以及時趕來援助。
自從我進入世行,不管是出任中國執董還是秘書長,我從來與人好商好量,所有接觸過我的人都認為我是個溫和而容易接近的人,但是這一次,為了銀行的未來,我不得不揮出“鐵拳”。儘管我為此要承受極大的壓力,和超負荷的工作,但我依然樂此不疲。
從結果來看,透過這次人事制度的改革,世行實現了輕裝上陣,它的活力也得以復甦。退休金和勞保制度的改革,使得世行每年在政策上的開支就可以節省1500萬美元。由於推行了鼓勵職員外放的政策,到2005年,已經有四分之一,大概2800名世行職員在全球各地工作,而在改革前的1998年,這個數字還不到1000人。人員下放直接帶來了效率的提升,為借款國的服務也更為及時。
當然,改革的結果也不是滴水不漏,還是有一些教訓值得汲取的。譬如,改革委員會把等級制度從28級一下子縮減到11級,雖然減少了管理的層次,但是卻低估了文化的影響,人們似乎還是希望“年年都有小進步”,過大的等級落差讓某些人失去了進步的勇氣;再譬如,360度的業績考核,聽上去是一個很完美的制度,但是執行一段時間後,所有的參評人都只是說好話,誰也不願意得罪人,結果制度成了一箇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在我們所有的改革專案中,業績管理挑戰最大,迄今沒有找到有效的辦法,世行雖人才濟濟,卻也未能解決這一國際性難題。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資訊系統:哈佛把它寫進案例庫(1)
在世行這樣的龐大機構中,最最困難的是改變人們的工作習慣,資訊系統所要對付的卻正是這一點。我告訴自己,必須堅持,哪怕付出再大的代價和小步的退讓也決不妥協。
一家大型組織的服務系統可以被分成四個板塊:人事培訓、預算體制、後勤服務、資訊體系。
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機構,在1996年之前,世界銀行的資訊系統卻讓人非常汗顏。
1996年,我在非洲某國出差,急需與華盛頓總部聯絡。我們遠離首都在邊遠的農村,只能靠衛星電話聯絡。那時,衛星電話技術還比較落後,電話機有一個書包那麼大。兩個人捧著一個天線圈滿天空地找星星、對方向,折騰了一頭大汗後才與總部接通。這段經歷日後想來尷尬中還帶著點浪漫,但是對覆蓋全球的世行工作來說,這種落後的溝通手段已經遠遠不能適應世行新的發展了。
世行每年花在資訊裝置上的錢不可謂不多,幾乎佔到整個行政預算的7%(世行當時的年度預算為15億美元),銀行內部的各種資訊系統多達60多套,但是都各自為政,互不相容,總部與100多個國家的聯絡也十分不暢通,儘管資訊辦公裝置每年都有很大變化,但是利用效率卻非常低下。這種現狀,是沃爾芬森無法容忍的,他要在世行推行他的改革,必須依靠一個暢通、高效的資訊系統。1997年年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