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原來這幹人仍混在一起!”溫文頓悟的說,“看來這班人還在胡搞!”
“他們究竟是些什麼人啊?”駱鈴又一連串的問;“他們很出名的麼?他們在亂得些什麼?誰是‘白鬼’?‘白鬼’是人吧?好好一個人,為何叫做‘白鬼’?什麼又是‘第九流’?為什麼把名字叫做‘第九流’那麼難聽?”
……對駱鈴的問題,溫文是樂以回答的。
因為是駱鈴問的。
所以由他主答,有不詳盡之處。則由顧氏父子幫腔,一下子,大家便對毛氏集團,“第九流”的背景和特色有了一些瞭解:
當地華人,來到這兒,成象立業,並融入當地社會,可謂受盡歧視、蓽路藍縷,稍一下不慎,就會引起他族疑急眼紅,搞不好還會範得像一些鄰近地區華僑的下場,泯絕文化,慘遭屠殺。還好、這地方四大民族仍算能和睦共處,雖仍有主客、正副之分,但天底下徵有絕對公平的所在、哪有絕對公平的事!比諸鄰國,這兒已算天堂了。
這兒早先的華人多從小離家,從中國大陸的離亂顛沛中飄洋過海、來到此地,心想賺夠了錢,便回去光宗耀祖,本多沒打算在客鄉久留。這觀念卻害慘他們。
由於政局上的變遷,“祖家”是回不去了,大家便只好病定思痛,決意在這熱帶海島上定居下來,開枝散葉。
因而,早先的華人也沒擬久留異地,只要掙夠了錢,就心滿意足了。華人本就是最精明強幹的商貿民族。近幾十年來,在中國大陸只是極左路線扼殺了他們在這方面的稟賦與天份罷了。他們在海外辛勤創業,同時也為當地甚至各地帶來了一片繁榮富庶,功不可沒。
不過,由於大家切無依無靠,沒權沒勢,只好互相依傍,聚而結社,以御外侮。例如:
客家人自跟客家人一道,結成“客家幫”,相互照顧,廣東人和廣東人聯手一道,同為“廣東幫”,同聲共氣。餘此類推。
來南洋謀求發展的,不管是給“賣豬仔”還是自願飄洋過海的,潮州人都非少數。他們聲勢浩大,勤奮克儉,團結心強。向心力夠,時常聚嘯一起,互為支援,互作呼應,勢勁力強。
這些團體,也想受到政府承認,為求“合法化”,不受取諦,就紛紛以“會館”名義註冊,得到法律保障,“自家人”互相照應,於是,什麼:“古岡州會館”、“喜應五屬公會”、“福建公會”、“廣東會館”、“惠州會館”……等等……成立,如雨後春筍,往往在一個小埠小鎮裡,“會館”就有七八個之多!
這些不同的會館,遇事時也常守望相助,只惜華人恐怕是當今世上人類裡承善於內鬥的族類之一,他們之間,常為維護自己或自己人的利益,或同門戶之間,或受他族挑唆而相互攻唐訐,乃至械升,不惜流血,故爾會館、社團,各自為政,看來團結,其實各持己見,黨同代異,固步自封,無異於一團散砂。
潮州人一向齊心、團結。他們常結聚而居,齊心協力,精誠團結,坦對外也有極強烈的排他性。
大部分的潮州人都辛勞耐苦,群策群力,矻矻營營,終於在千艱萬難中開荊闢棘,創一新猶。但也有一些潮州人利用這種相依相傍,共進共退的向心力,用以建幫立派,搞私會黨,從事不法勾當,排斥異己,一逞私慾。
毛氏原在中國潮安是大族。毛鋒在政府部門國寶古物研究中心當主管、一九四九年大陸解放後,毛鋒挾卷財物,到了香港。比他更早十年,他的宗親毛風在南洋一帶已建立了雄厚的勢力和聲望,於是便力邀他一道打天下。於是毛鋒挾資南下,兩兄弟夾手夾腳,共闖天下,未兒便席捲了中馬好幾處大礦場和橡膠園,成為重要且矚目的富豪之一,而且還領導那幾個地區的潮人,建立會館,成為領袖人物。
不過,在毛氏兄弟雄勢大,聲名大噪之時,毛風卻突然暴斃、於是一切財物,由毛鋒接管,成了毛氏的唯一掌舵人物。
這裡面卻有一個小插曲。
顧步當時曾有一段時期是毛風府中清客。毛風之所以能大展拳腳,大展鴻圖,顧步出謀獻計,解難決疑,有著不少功勞苦勞。
——成立“會館”,便於做事,也方便為同鄉謀福利,爭地便是顧步的提議。
——在當時橡膠業和礦務未“大起飛”之前,先行購地植權,擴建鐵船,成立健全的礦務及樹膠行業批發、開採、種植、收割公司,建立完善的制度,也是毛鳳聽取顧步的意見後所採取的步驟。
這使毛家企業更是一日千里,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