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郭廣昌像哲人一樣終日苦思,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日後成長的軌跡。在同齡人忙著嬉戲玩樂的時候,他卻在圖書室裡抱著厚重的馬克思主義經典哲學理論讀得如痴如醉。做一個哲人,理性地對待這個世界和自己的生活是他的理想,但理想總是會或多或少地發生改變的,世界上很多東西都是人力無法控制的,唯一能控制的就是自己。

控制自己,當他在19歲那年第一次看到這四個字的時候,彷彿一下子看清了人生的真諦。在一剎那間,他找到了似曾相識的人生信條,不要妄圖控制世界,但一定要控制自己。控制在某種意義上等於決定,控制自己,時刻保持清醒和理性,這樣才能決定命運。想到這點,郭廣昌興奮地拍著桌子,沉積了多少時日的尋覓在瞬間找到了出口,他看到了命運的希望,點燃了自我的曙光。

對今天大多數莘莘學子來說,大學畢業前的這段時間的人生軌跡基本上都是固定的:小學——中學——大學。在這段時間裡,你要做的就是專心讀書,爭取在每次考試中拿到較高的分數,在老師的嚴厲約束下向更好的成績前進,你沒得選,似乎也沒有選擇的餘地。但是在郭廣昌念中學的那個年代,上大學並不是唯一的終點。有很多多快好省的方法能讓同學們先一步走上自食其力的道路,師範就是其中最讓人羨慕的一種方法。

郭廣昌出生在浙江東陽的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人傑地靈的東陽,在經濟上卻還是非常落後的。像大多數的農家父母一樣,郭廣昌的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兒子早日跳出“農門”,因此父母讓他報考了師範。以郭廣昌的成績,上高中有點“浪費”,上師範卻綽綽有餘。一方面可以及早減輕家裡的負擔,另一方面也可以馬上跳出“農門”,而且師範不僅免學費,還有額外補貼,成為一名讓人尊敬的老師,這是許多家長都希望看到的。

郭廣昌同意了父母的決定,報考了師範。儘管心裡有點忐忑,但眼下,他也不想再看到每天下地幹活的母親和姐姐日漸消瘦的面容。很快,成績出來了,他順利地透過了考試,被金華師範學校錄取了。拿到中師錄取通知書的郭廣昌,就像拿到人生的判決書。難道這輩子就待在東陽做一名鄉村教師嗎?東陽中學走出了那麼多大學生、碩士生甚至博士生,難道自己這一輩子就只能是一箇中師生嗎?

小不忍則亂大謀。姐姐和母親再受累也只是一時的,但如果自己作出了錯誤的選擇,耽擱的就是一輩子。孰輕孰重,顯而易見。

這時候,他想起了商海沉浮中不屈不撓的東陽前輩,如果換成是他們,他們又會如何選擇?時間無法倒流,命運無法互換,自己的路要靠雙腳來走,控制不了世界,那就控制自己。

第24節:少年意氣:在東陽中學的日子(7)

選擇總是很難,如果沒有矛奮,就無須作出選擇。郭廣昌此時最大的矛盾是:一方面,他很想替家人減輕負擔,並儘快捧起掙錢養活家人的鐵飯碗;另一方面,如果去中師讀書,三年後回到東陽做一名中學或者小學教師,每個月領著屈指可數的工資,也過不上什麼太好的日子。而讓他最痛苦的問題在於,一想到以後一輩子要當一名鄉村教師他就覺得無法接受。自己的夢呢?那麼多的商海士人,那麼多的哲人雄才,如果去讀中師,這些就跟自己徹底劃清界限了。

連續三天,郭廣昌不言不語,白天下地幹活,晚上黑著燈躺在那張吱吱作響的床上,閉著眼也沒有一點睡意。好不容易睡著了,做夢卻夢到自己站在講臺上,戴著高度近視鏡,手執一根教鞭教臺下的孩子們朗讀課文,時不時地還要咳嗽兩聲。他嚇壞了,彷彿在夢中已經窮盡了自己的一生。

第二天早上,郭廣昌早早地起來,把所有農具都清理了一遍,然後坐在院子裡望著朦朧天色中遠近交疊的農田。莊稼長勢不好,這意味著這一年又是一個壞收成,填飽肚子都顯得可望而不可求。

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郭廣昌作出了一個改變一生命運的決定——放棄中師,改讀高中。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家人,一直都支援他的母親這次顯得很生氣。在她看來,上中師已經是很好的出路了,何必要再等幾年去追逐沒有希望的大學。郭廣昌看看父親,身體虛弱的老郭靠在桌邊,愁容滿面,一言不發。兩個姐姐也不知道該怎麼說,在這個家中,母親說的話不容否定。

以前的郭廣昌唯父母之命是從,但這次,他非常堅決。他在心裡給自己打氣,不能上中師,要上大學,去上海,不在東陽。就這樣,局面僵持了半天,母親和姐姐拿起農具下地去了。屋子裡留下了郭廣昌和父親兩個人,父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