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他們聽從了建議,保持適當車距和速度來變換車道,不會和另外一個車道的司機發生〃碰撞〃。不過工作區的性質說明了道路通常並不那麼暢通。公路上的車道由兩個變為一個,或者〃減少車道〃,這樣就使道路的承載壓力起碼增加一半…司機也會減速看看工作區發生了什麼事,因此導致道路更擁擠。空間立即被開過來的車輛佔據,車輛很快排成長隊。保持開放狀態的車道上的隊伍不可避免地更長,這可能是因為事先已經有指示告訴司機們把車開到這條車道。
這引發了更多問題。隨著隊伍越來越長,汽車在公路上排得也更遠,工程師們稱之為〃逆流而上〃,可能隊伍已經排到了警告大家車道關閉的標誌牌後面,這意味著新到的司機要面臨成排的車輛,這出乎他們的意料。他們不明白原因,不知道自己所在的車道必須關閉。意識到這點之後,他們只好換到正在排隊的車道,那裡的司機會把新開進來的司機看成〃騙子〃…不管這種看法是否合理。後來的司機減速或者不繼續插隊,他們暫時排成第二支隊伍。那些排隊的司機同樣可能擠進那個開放的執行較快車道。可以用這種原因來解釋追尾事故,工作區發生的最主要的撞車事故就是這種追尾事故。
為了改善這種情況,北美的工程師採取了兩種應對辦法。首先,是〃先行插隊〃學派,為了解決〃被迫插隊〃問題,工程師們的研究擴充套件到整個並道區域,他們在並道區前面幾英里處就設有標誌牌警告司機前方有車道關閉,而不是在距離1 200英尺處,也不是按照通常的做法,到了並道區才設定這種警告。他們常常在即將關閉的車道上放置〃禁行區〃標誌牌,工程師禮貌地說道,〃通知越早,在理論上就意味著司機可以更早並道,摩擦也會減少,而且司機不會覺得車輛排起隊很突然。〃的確,在1997年,一項利用這種體系對印第安納州的工地開展的研究表明,被迫變更車道的情形越少,〃道路衝突〃就越少,追尾事故的發生也減少了。
。▲虹▲QIAO書吧▲
第28節:為什麼總是別的車道開得快?(18)
儘管如此,先行插隊者的行為也存在弊端:他們遭到別人譴責。沒有跡象表明車輛在工作區可以行駛得比常規並路區更快。一項模擬實驗顯示,車輛行駛透過工作區需要時間更多,這可能是因為在單行道上,快車被擠在慢車後面,這不是快車司機願意接受的,因此他們接二連三地製造了人為交通堵塞。先行插隊系統可能還需要透過實施某種積極的法律措施,這樣才能確保司機不犯規。眾所周知,高速路上的警車對道路產生的影響是獨一無二的。
還有第二個學派,他們研究〃後來插隊〃現象。20世紀90年代的賓夕法尼亞州,在並道區域有很多報道說司機魯莽駕車,因此為了應對這一問題,道路工程師採取了此種措施。在這一研究體系中,工程師們在關閉出口之前1。5英里處設定一系列標誌牌。首先是〃並道之前,兩條車道可用〃然後是〃前方一到兩條車道可用〃,最後在車道關閉處〃請轉彎到這裡並道〃。
後來並道系統的優點在於排除了司機在選擇車道時出現的不安和焦慮心理,避免了他們對身邊開過去的〃不規矩〃司機產生怨恨的情緒。後來並道研究把正常情況下潛在的成千上萬的並道策略歸結到一起:人們無須更換車道或者使用詭計,因為一個車道上的車流或者速度和另外一個車道差不多…實際上並不能減少追尾事故的發生。由於車輛從兩個車道開往並道處,所以隊伍只不過被插入罷了。
關於後來插隊最讓人驚訝的地方在於,在並道過程中,車流量上升了15%。結果證明〃我行我素派〃(Live Free crowd)是正確的。後來插隊雖然體現出個人的貪婪,實際上卻使情形對大家都有利。一個〃我行我素派〃的回覆可以簡要的歸納為:〃不是很顯然嗎?最好可以到最後兩條路都是正確的,然後再輪流並道。〃那樣的話,道路的全部空間都被佔用,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而不是一群先在的人有意提早將道路變為一條。(說明:對於〃後來插隊〃的人下了匝道插到隊伍前面的一類情況,這種辦法不適用。因為這些後插進來的人可能暫時妨礙車道暢通,更別提這樣會激怒那些已經在排隊的人了。)
並道問題不只發生在北美。英國的交通研究實驗室在關於新工作區域並道處理辦法的內部報告中提到,〃提前在並道處關閉車道屬於使用不當〃,部分原因在於〃為了阻止他人〃插隊〃,車輛有意堵塞道路。〃20世紀90年代,英國道路管理局開始嘗試使用新的交通牌,以及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