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部分

'2' 許多傳統的觀念,一直認為宋、孔兩人,是利用與蔣介石的裙帶關係,搜刮聚斂人民的血汗錢財。這種先入為主的看法是完全沒有根據的。事實上,宋、孔兩人早就是中國金融界中的領袖,而也早就投身國民革命事業,成為國民黨中的不可多得的政治與財經要員,他們為中國建立了現代化的財政、金融制度,在預算排程、國際外交上,都對國家有極大的貢獻。特別是宋子文,經常與蔣介石進行預算與軍費支出的激烈抗爭

第十五章、中國的內憂與外患

在滿清末年,中國內外可以說是情勢洶湧:中國不斷受到外來的侵略,造成她一再簽下喪權辱國與割地賠款的條約;同時中國的內部,又在封建政權無能與腐敗的雙重打擊下,使得國家面臨了空前的歷史危機與變局。中國一方面出現救亡圖存的奮鬥,一方面也出現民族自信心的掙扎。經過多次的革命運動,與歷史脫節的滿清政府,終於被推翻,但是中國人對於如何治國與建國,卻沒有達成共識。所以民國成立之後,中國只是形式上算是一個國家,事實上根本是個四分五裂的政府,最後權力落到軍方實力派系的手中,形成了軍閥割據的局面。當然國際強權也沒有放過欺凌中國的機會,在幕後支配各種軍政勢力,以大量的借款而取得剝削中國利益的機會。

15。1 民國初年中國嚴重分裂的危機

不過,在這些不同的軍政勢力之中,最有組織與潛力的團體,首推國民黨與共產黨。國民黨來自孫中山先生之革命團體的結合,企圖建設一個有中國歷史特色的現代化中國,共產黨則是來自蘇聯之“第三國際”(Third International of the munist Party,簡稱itern)的推動,企圖在中國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權。同時,在侵略中國的國際強權中,又以蘇聯與日本,對中國有著直接侵略與佔領的野心與計劃。這些國際強權不斷地利用機會,介入中國的內亂,以爭取重大的利益,當時蘇聯對於中國全面的赤化,有著特殊的急迫性,那就是要讓中國成為蘇聯支配下的抗日炮灰。日本則希望中國全面分裂而永遠受其宰割,他當然非常擔心蘇聯赤化中國,因為中蘇結合的赤色力量,將會導致日本的覆亡,所以日本更以防共為藉口,加速侵略中國。

若以歷史的事實而論,抗日戰爭在整體的作戰與外交上,是蔣介石所領導的國民政府,負起主要的責任,但是在文宣、社運以及游擊戰方面,卻是由共產黨影響整個的潮流。由於國際社會,故意地要降低中國對於反法西斯作戰的歷史貢獻,所以當時許多的外國學者與政客,總是想盡辦法,誣衊中國沒有抗日、對盟國毫無貢獻,所以英、蘇、美等強權可以出賣中國的利益,以加速戰爭的結束。他們喜歡引用國民黨說的“共產黨沒有抗日”,以及共產黨說“國民黨沒有抗日”的矛盾,而得到一個簡潔的結論:國民黨與共產黨都沒有抗日。這當然使得中國的抗日曆史事實,受到極大的扭曲。

15。2 國民黨力圖振興中國

國民黨是推翻滿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國的領導政黨,但是民國成立之後,中國為軍閥割據的北洋政府所控制,在一九二七年“北伐”之後,國民政府才取代了北洋政府,在形式上負起領導中國的政治責任。雖然如此,直到一九三六年之前,中國都不能算是一個完全統一的國家:內部的割據勢力形成山頭與諸侯,外部強權的侵略佔領著中國廣大的領土,造成國民政府實際上,只是統領長江中下游的共主政府而已。當時國民政府需要面對的歷史挑戰是不斷的內戰割據,以及所有的外債賠款,加上蘇聯、日本等強權的侵略威脅。

面對九一八事變以來日本的侵略,蔣介石所領導的國民政府,有著無限的無奈與困難。當時中國正處在“國不國”的分裂與落後的狀況,國民政府無法與日本進行全面作戰,因為一旦正式宣戰,日本可以輕而易舉地佔領全中國,所以國民政府只有設法忍辱負重的與日本的侵略周旋,以爭取國家的統一,與建設的推動。但是國民政府準備抗日作戰的部署,卻被人民認為國民政府“不敢”對日作戰:於是什麼親日、漢奸的帽子,都戴在國民政府的頭上。

雖然國民政府許多領導人,都是留日的學人,也與日本政界有著一些個人的關係,但是國民黨並非是一個親日的政黨。就以蔣介石而言,他曾經在日本求學,接受軍事訓練,不過蔣介石一直是中國文化的擁護者。假如說要論蔣介石對國際社會的態度與傾向,應該是比較“親美與崇德”,日本還沒有資格輪到被他崇拜的地位。國民黨的一些領導人,曾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