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部分

隊也儘量的留在京滬與京杭地區,成為防禦作戰的預備隊,這樣將淞滬會戰拉開成為京滬會戰,那麼日軍恐怕就會遭到更大的麻煩與更多的損失了。

當然,基本上,中國是一個全方位落後的國家,連軍隊的指揮與後勤系統,都存在極多的矛盾與不相容的問題,全靠蔣介石個人居中協調指揮,而前往上海作戰的部隊,根本不能有準確的事前規劃與掌握,各路諸侯是在討價還價之後,自己要保留實力之後,才派出部隊投入戰場,運輸工具落伍與不足,因此蔣介石經常處在無法掌控部隊應戰的狀況。許多的軍隊不能適應在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作戰,對於日本的海空軍,以及坦克、重炮與毒氣等殺傷力極大的武器攻擊,更是連見都沒有見過。

華軍長期作戰最大的問題是,一旦接戰之後,部隊出現人員的死傷與裝備的損壞,就無法迅速的得到補充而恢復戰力,因為中國沒有完整與統一的後勤系統,更沒有受過軍訓的後備軍人,徵兵制才在試辦階段,因此勉強由各地強徵而來的補充兵員,根本就是沒有受過軍事訓練的平民,各軍的武器系統又分為十幾種,要補充的武器不是缺貨,就是補充上了,部隊還不一定會用。

而日軍最大的優點就是完備的兵力補充系統,以及高效率的後勤支援系統,作戰部隊本身就有後備兵的建制,而受過軍事訓練的後備軍人,更是很容易的在部隊中發揮戰力,因此中日兩軍在接戰之後,第二回合整補之後再戰,中國部隊的戰力會大幅的減少,但是日軍仍然可以保持相當的水準。

而日軍雖然最後取得淞滬會戰的勝利,但是日軍一直遲了兩個月以後,才真正掌握到蔣介石華東決戰的作戰意圖,因此,日本在逐次增兵的狀況下,無法速戰速決的在上海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假如日軍能夠早些在上海一次地集結重兵,同時在開戰的時候,就以重兵指向太倉以西的戰略據點登陸,然後大膽的深入,直接切斷華軍在上海與南京之間的交通線,那麼華軍在上海早就被日軍所包圍,會更早失去纏鬥的力量。同時日軍也不應過於自恃火力與兵力的優勢,專門攻擊華軍陣地,採取硬碰硬的打法,反而應該設法進行機動迂迴的攻擊,才能增加獲勝的機會。

日軍能夠將第十軍用在金山衛的登陸作戰,可以算是作戰的傑作,這樣從華軍陣地的後方,進行大迂迴包圍的作戰,是瓦解華軍在上海作戰的高招,造成華軍出現失控性的退出戰場,裝備與人員的損失,更是非常的巨大,不過日軍竟然無法包抄與圍殲到中國的主力部隊,這也顯示出,日軍作戰規劃上的疏失。

日軍在上海浴血纏鬥三個月,才勉強攻下華軍的陣地,已經使得世界各國對於中國的抗日實力與決心,產生刮目相看的態度,而日軍久戰未勝,日本的民心士氣,則出現了懷疑與困惑,日本幾乎已經可以確定,無法在短期內結束與中國的戰爭,那麼日本就將面臨其戰略最大的致命弱點,日本缺乏戰爭與民生的資源,根本經不起長期的消耗,一旦日本無法在中國戰場上達成速戰速決,那麼日本面臨最後的潰敗,也就成為無法避免的命運了。

而松滬會戰改變了中日作戰發展的態勢,中國以弱勢與守勢竟然掌握了戰略的主動,日軍擁有優勢與攻勢,卻無法決定戰略發展的方向與決戰的地點。此外這場血戰真正的打出中國人民的信心與熱情,推翻了國際社會公認的「日本三月亡華」看法,雖然無法「感動」國際社會對日立刻進行制裁,卻也讓國際社會開始更為同情與支援中國的抗日作戰。

總之,在盧溝橋事變之後,只要中國不屈服,中日兩軍的東線作戰絕對是不可能避免的,與其讓日本掌握主動,不如讓日本陷入被動。雖然日軍並沒有沿平漢線長趨武漢的作戰計劃,但是中國卻不可不防這步,蔣介石主動改變東線成為主力戰場,有著後勤與指揮的實際需要,因為華軍主力與補給,多數來自長江以南地區,當時的陸路運輸能力,在日軍空軍壓力下,無法支援大軍的北部作戰,但是若在上海作戰,不但地理較近而且長江即是運輸的動脈,而上海作戰,是蔣介石的地盤所在,就近指揮,靈活方便,因為在華北戰線就會出現嚴重的鞭長莫及的指揮脫線問題,石家莊行營就是在各軍不聽指揮的情形下,在混戰中淪陷的。

當時國民政府發表的撤退宣告,可以說是對於這場會戰的過程與意義,做出最好的歷史見證與結論:

「各地戰士,聞義赴難,朝命夕至,其在前線以血肉之軀,築成壕塹,有死無退,陣地化為灰燼,軍心仍堅如鐵石,陷陣之勇,死事之烈,實足以昭示民族獨立之精神,奠定中華復興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