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4部分

假如在一九四三年,中國戰區得以改組、史迪威被撤換,那麼無論是開羅會議還是反攻緬甸的作戰計劃,都會有比較好的結果。雖然丘吉爾與馬歇爾仍然會加以破壞,但是由於沒有中國戰區參謀長的內應,他們就少了關鍵的支援。特別是在日軍發動一號作戰攻勢的時候,假如當時的中國戰區,能夠上下一心、全面合作,在緬的遠征軍可以回防、盟國的空軍可以增援,那麼抗日戰爭的最後結果,會有一個歷史性的改變,也許就不會有雅爾達密約出賣中國,以及原子彈的投擲了。

31。14 魏德邁力挽狂瀾

接任中國戰區參謀長的魏德邁將軍'16',可以說是出任艱鉅,因為當時的中國戰區已經面臨全面崩潰的局面,日軍正長驅直入地攻入華南地區、中國的政情出現分裂與鬥爭、經濟危機幾乎已經發展到失控的狀態、華軍在華南戰線失去戰力、美國駐華的空軍基地已損失了一半以上。而馬歇爾更是要看魏德邁如何處理他的職責,假如他與蔣介石能夠合作成功,馬歇爾當然會另外想辦法,以挽回他的計謀;美國新聞媒體也希望魏德邁失敗,已證明中國戰區的問題,是在蔣介石而非史迪威。

在中國戰區幾乎覆滅的關頭,魏德邁匆促地出任中國戰區參謀長,他在接任之後,簡直不敢相信,成立了接近四年的中國戰區參謀部,只是一個空架構,沒有參謀部的組織與運作、沒有中國戰區的作戰計劃及後勤作業體系,史迪威事實上是丟下了一個危機四伏的爛攤子。這時魏德邁才明白,為什麼中國戰區的問題,會發展到這樣嚴重的地步。史迪威在中國戰區近四年的時間,只全力在搞擴張自己權位的鬥爭,根本沒有為中國戰區的抗日作戰,進行任何的規劃與參謀作業。魏德邁雖然曾是馬歇爾拔擢的將領,但是他仍然發揮軍人本色的品德,優先解決中國戰區所面臨的危機,接著在一個月內,就組成了中國戰區的中美聯合參謀部,讓中美的軍事首長能夠在每週舉行的會議中,共同商討軍事與作戰的問題,已取得軍事合作的默契(這是中國戰區成立四年以來,第一次的中美高層軍事合作)。

魏德邁也從來不玩以美援作為勒索蔣介石與收買人心的監軍動作。他發現整個中國戰區的美援數量,竟是隻夠一個美軍師的消耗量(每月二萬一千噸,而中國戰區當時有六百個師部隊),單是這種稀少的後勤供應;若是換成任何另外一個國家的部隊,早就戰敗投降了。他親自深入中國部隊,實事求是地瞭解問題所在,向蔣介石提出全面改善軍事訓練、後勤補給軍人待遇等的可行之建議,建議中國必須設法縮減軍事單位的數量,及充實軍中的員額。由於魏德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與誠懇待人的態度,蔣、魏之間幾乎是立刻就建立起彼此尊重、互相賞識的合作關係。蔣介石也同意參考美軍的編制,改革中國的部隊組織與訓練,特命何應欽成為陸軍總司令,負責調訓改編現代化的中國部隊。

附註:

'1' 中國雖然得到的幫助最少,但是他的軍民卻以最大犧牲,使得盟國在亞洲、太平洋戰場贏得勝利,這個貢獻和中國得到的幫助完全不成比例。從另一邊來看,英國與蘇聯所得到美國大量的援助,實際上遠超過維持戰力之所需,所以這種不公平的情況,並不是因為“不夠分”的結果,而是英、蘇有計劃地要用機會在背後壓制與打擊中國,以防止中國在戰後興起。這個觀點也可以從《魏德邁報告!》書中看到。由於魏氏對二次大戰時美國總體戰略資源有最清楚的瞭解,他的分析值得重視。

'2' 馬歇爾與史迪威之間的交情非常深厚,所以兩人的合作更容易如此密切無間。

'3' 史迪威的個性自大、刻薄,他最常被叫的綽號之一就是“Vinegar Joe”。

'4' 不過蔣介石與其它外國軍事將領的相處記錄,卻都非常愉快,象他與多位德國軍事顧問,幾乎到了可以推心置腹、直接商量作戰決策的地步,與幾位蘇聯軍事顧問也能相敬如賓。他與美軍的陳納德與魏德邁,也能合作愉快,唯獨與史迪威是個例外。

'5' 例如英國就曾在一九四二年,直接“搶奪”中國藉道緬甸的美援軍事裝備,而鬧出軒然大波。

'6' 史迪威以及他身邊的政治顧問如戴維斯、謝偉志等人,不斷在他們向華盛頓的報告中,言之鑿鑿地宣稱蔣介石已經秘密與日本達成停火協議,所以國民政府的軍隊根本是不抗日、假抗日,蔣介石只是個想騙取美援軍火、物資來儲備內戰本錢的狡猾機會主義者。這些指控已經被獨立客觀地證明是毫無根據的,美國在戰後(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