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仍眼未離報道:“子升,你快看,我們中國兩個大學生徒步旅遊全國,現在到了西康打箭爐了!好好好。” 蕭子升湊身一看,亦來了興致:“你也想試試?” “古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司馬遷就是。覽瀟湘、登會稽、歷崑崙,踏遍名山大川,胸襟為之大開!” “君有意,‘在下’一定奉陪。” “一言為定。” 毛澤東久來就嚮往遊歷。 他看重的顏學齋,喜讀書又反對讀死書,求學之道不在“講”,而在“習”,就是務實,就是重實踐。顧炎武高呼“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與他遊歷過東西南北,主要是瞭解北方的民情與風俗大有關係。西漢司馬遷對毛澤東的激勵尤大。史書記載,司馬遷20歲以後,便開始周遊各地,足跡遍天下,視野隨之大開闊,學識隨之大增加,為他的傳世經典《史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遊歷是玩,又不盡是玩。誠如司馬遷所剖白的:“遊者豈徒觀山水而已哉?”毛澤東跟兩千多年前的大文學家、思想家是頗有某種神交的。 此刻,毛澤東與蕭子升心曲相通,正待再議,蕭子升一拍腦袋瓜道: “哎呀,差點給你的司馬遷給攪忘了。快快!” “要去參加世界大戰呀?這麼急!”原來今天在楚怡小學蕭子升居室裡有一場小小的慶賀。 一桌難得的酒菜。 “來!”蕭子升一擎酒杯,“為袁皇帝歸天,湯屠夫敗北。” 毛澤東與蔡和森以茶代酒,擎杯。 “哎哎,就不給點面子?”蕭子升一指杯中酒。 “做學生,不沾酒。”毛澤東說得和緩,但不容置疑。 “你做先生了,當然例外。”蔡和森圓著場。 “好,君子不強人所難。幹!” 三人碰杯相慶。 “哎,怎麼不叫何鬍子一起來?”毛澤東提著醒。 “回寧鄉看他老爹去了。”蕭子升也不無遺憾,“來,二位,吃。” “哎唷,活到23歲,還沒開過今天這樣的洋葷嘞!”毛澤東感慨不迭。 “我‘洋葷’卻開得太早太早!從出生到4歲,在上海嚐盡魚、肉;以後跟母親回到湘鄉就清苦了。13歲做學徒,又到長沙……”蔡和森苦澀地頓住話頭,“我感謝母親,讓我吃了苦、懂了事,學會跟命運抗爭。” 一語觸發了毛澤東思鄉之情:“我倆都有一個好母親。伯母名副其實,健豪;我母親善良,都有一顆憂國憂民的好心。” 蕭子升眼光掠過兩友,顯然別有所思。他敬過茶,不無神秘地披露:“噯,跟兩位透個風。新省長譚延發下話,要改舊政、用新人,革新湖南了。” 毛澤東與蔡和森聞言一怔。 “誰說的?” “易培基先生。”蕭子升思之情動,一捋西發,一挺尖鼻,“我輩不是就愁沒有用武之地嗎?黎元洪恢復民國,百廢待興;我輩‘新勢力’,正好一展宏圖,報效民國!” 話鋒急轉直下,蔡和森不由得鎖眉沉吟起來。 “子升兄瞭解譚延?”毛澤東緩緩問道。 “易先生了解。”蕭子升言之亢奮,已是心有“宏圖”! “此事關係重大,不可不慎重。”蔡和森並不躁動,“我們還不瞭解官場內幕,一步若走錯,就會毀了大家。” “你們怕不曉得,連黎元洪總統都很賞識譚延,鼎力支援他吶!” “我看譚延,也只是一個政客,而且心懷叵測。”毛澤東輕輕一言,大出蕭子升的意料: “怎見得?” 蔡和森欲知其詳,會神關注。&nbsp&nbsp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六章:民選“總統”(2)

毛澤東不覺沉入難忘的往事…… “那還是五年前,武昌起義的時候……” 突如其來的“都督譚延”的《告示》; 代表會上被免職,且廣遭抨擊的譚延; 巡撫衙門,大枯樹下,焦達峰、陳作新滿是彈孔、刀傷的屍體; 那位漢子——革命軍團長悲憤的剖示…… 毛澤東徐徐陳述著,不覺五味交雜。有愛——對焦達峰、陳作新與至今仍不知姓名的團長,有恨——對譚延之類。 蔡和森拍案呵叱:“這個陰謀家!” 蕭子升卻疑竇不去:“你這位不知姓名的團長,就那麼可靠?他不會是……” “不會。”毛澤東斷然否認,“他是同盟會的實幹家。我就是聽了他的演講,才決定去投軍的。” “我寧肯相信易培基先生,相信民國新總統黎元洪!”蕭子升不想放棄自己心裡剛剛升起的信仰。 三位“新勢力”的代表,齟齬中,難堪地沉默了。 不曉怎麼,毛澤東的眼光透過窗戶,投落到一棵生機勃勃的綠樹上。樹很美麗,不知是什麼樹,比起當兵時候受罰相伴的那株香樟可是大多了。 “這不知名的樹,看來也在青年時代罷?就像我們現在一樣。”毛澤東心裡估量著。見樹,他每每會多生出一番聯想,每每會想到自己、想到人。 “看什麼呢?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