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景,在地球不幸之前出現的那部分,起於拿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北京立刻著手更正是有前途的。

工業出事,主要是兩點,說過多次了。其一是人民幣處理失誤,其二是新勞動合同法。大陸的廠家也一般這樣看。有些廠家是贊同這些政策的。某些有成就的大廠,見這些政策替他們淘汰了半生不死的「山寨」小廠,不是拍手就是偷笑。這不對:維護大廠、犧牲小廠,跟中國文化的倫理不合,跟我知道的可能早就失傳的經濟學也合不來。

要搞什麼經濟轉型,或要淘汰某些所謂夕陽工業的言論,這些日子我聽得多了。理論不對,我知得清楚。這些所謂「轉型」或「淘汰」的理論基礎,來自西方的所謂效率工資理論(有三位曾以之獲諾獎)。說來有點搞笑,這效率工資理論卻來自我一九七六發表的《佳座票價為何偏低了?》。他們是誤解了我。我認為該理論錯得離奇(見拙作《制度的選擇》,一五六至一五九頁),但胡里胡塗地給一些迴歸的後起之秀成功地在神州推銷了。

經濟轉型是大話題,有機會才細述。這裡要指出一個重要的真實故事。不久前認識一位朋友,做廠的,做得很大,但生意算是「夕陽」工業,國家不重視,希望淘而汰之吧。這位朋友說,美國不斷地向他招手,邀請他到那裡去設廠,提供很多方便、補貼等等。主要因為此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