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伯克希爾公司已經不存在什麼經濟資源了。巴菲特如果參與,必然有其特殊的理由,他畢竟是一個商人,一個投資人,不可能純粹因為憐憫去救援。

在對伯克希爾公司進一步的瞭解中,巴菲特發現公司還有另一個值得去投資的價值,那就是人力資源,也是可以用來“借雞生蛋”的。這是個還沒有任何人關注的因素,巴菲特看準了。他在接觸公司各級主管的過程中,發現他們的管理層非常優秀。他們經驗豐富,實力強大並富有朝氣,很多有水平的人才還在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這個本來需要下大的投資才能夠解決的人才問題,在伯克希爾公司不存在。公司只需要適當的組合一下就可以。他完全不用重新培訓人員只要採取就地取材的方法,就可以讓錢生錢了。

巴菲特在綜合自己的看法之後,立即採取了措施。加大對伯克希爾公司股票的購買。並且直接找到公司的大股東購買他們手上的股票。

巴菲特的投資行動引來很多人的觀望,他們不理解這個“獵手”在這片已經荒蕪的土地上還能找出什麼財富。在他們看來,這家公司就是隻能往裡貼錢而不能夠見到效益的“泥潭”。

而隨著情況的發展,大家慢慢發現,這家公司在巴菲特的手中慢慢地變成了一個全新的企業。他以此為據點,正式向商場發起了他的總進攻。巴菲特堅信,伯克希爾一定會帶給他好運的。

在透過對伯克希爾公司一段時間的考察後,巴菲特於1965年5月10日正式對它進行了接管。只是,巴菲特另有算盤,他借用伯克希爾公司這個招牌,開始了他另外的計劃。不久大家看到,伯克希爾公司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經營紡織業務的公司,而是演變成一個全新的投資實體。他原先看中的公司的人力資源,的確成為他的生財機器。即使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