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章 兄長們的家塾生活

浩瀚夫妻被磨了幾個月後,突然驚覺時光流逝,幾個月裡家裡都沒幹什麼成樣的事,尤其是沒看顧到女兒,三個兒子還好,兩個成家的都在各自院裡,小夫妻們過著愜意的小日子,也累不著他們,一個小的天天在家塾苦讀,更見不著煩心事,就小女兒天天滿院子晃,似乎跟沒人管一樣。一屋子主僕全員上陣,大家幾個月都在和一個有故事的賊鬥智鬥勇,想方設法把賊困在主屋,時時準備關門打狗,天天豎起汗毛瞪著眼睛備戰,攻守雙方為了戰利品頻頻交鋒,彷彿全員上臺表演,就小女兒是這場大戲唯一的觀眾,天天屋裡屋外晃來晃去,前前後後反覆練習走路,見誰都笑嘻嘻的想問問什麼,又不知道要問什麼,可當時大家防賊防的厲害,除了一天三頓吃加上穿衣方便,其餘的都管不了她什麼。幾個月折騰,一場歷劫,陳夫人一口氣終於鬆了下來,忽然發現女兒坐在院裡小竹椅上發呆,一下子挑起經脈,連連反思自己的不是。

等浩瀚老爺忙完公事回來,陳夫人就和夫君商量著,耽誤幾個月家裡一大堆事要打理,幾條街的鋪子要收價金,十幾處莊子要派人巡視,家裡幾個做官的要緊著預備關係打點,還有三友功課不知怎樣了,還沒檢視,小女兒還沒物色好稱心的丫鬟,這下要忙起來了,若再等等都快要過年了,現在兩個媳婦也會治家理事,得叫著一起忙才好。不過事有輕重緩急,得先找個地方把女兒安頓個把月,浩瀚老爺有政務要忙,讓保姆帶,小女兒似乎又悶悶不樂的,浩瀚老爺就提出把女兒放家塾裡,讓荀先生代為看管一下,現在家塾裡孩子不多,今年春闈剛過,離下一場秋闈大考還有兩年呢,荀先生也不怎麼忙,何況幾個大一點的男孩子也都在家塾,想必女兒和幾個哥哥在一起就不會悶了,而且送小孩兒去讀書認字總是一件很高雅的事,夫妻倆一拍即合,立馬就忙活起來。

為了對去家塾讀書認字的事表示鄭重,陳夫人特意從以寶石雕刻技藝精湛著稱於世的瑰寶奇珍閣為女兒定做了一隻崑崙白玉蓮花項圈,因為覺得像荀先生這樣的才華卓絕的當世大儒應該不喜金銀等俗物,整個項圈是用一大塊通透無暇的極品崑崙玉雕琢而成,項圈上鏤刻著別緻典雅的蓮花圖案。上學堂不能大紅大綠的穿的那麼鮮豔,要有讀書人的風雅俊逸,陳夫人這次給雅俗用綢緞扎兩個圓圓的小發包,換上月白色緞盤金蘇繡白鷺荷花琵琶袖圓領袍,第一天上學要穿圓領袍以示鄭重,底下再配上水墨荷花白綾裙,戴上崑崙玉項圈,把個小孩兒打扮的小仙子模樣,乍一看人都驚覺這小娃娃是不是天上來的。

陳夫人早上牽著小女兒的手親自送去家塾,家塾裡得知訊息,早早就在前排準備了個座位,照顧到三歲的孩子身量小,所以桌椅比其他的桌椅都要矮小一點,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桌子上文房四寶以及四書五經都備的整整齊齊。因為到的早,荀先生還沒來,雅俗過去知道這是自己的座位,想起母親前一天教的話就乖乖坐好,陳夫人再交代家塾裡的小廝、打雜和保姆幾句就回去了。陳夫人一走雅俗就回頭張望起來,家塾裡的哥哥們也都圍上來看她,逗她玩,有的捏捏她的小發包,有的盯著她的小臉看,還用手指輕輕掏兩下,有的拿著看看她的漂亮的新項圈,幾個哥哥對她其實很熟很熟了,今天家塾裡看到還弄得和第一次見一樣。家塾裡的哥哥其實一共也就三個,浩瀚大老爺家的常友,浩然二老爺家的常生,浩蕩三老爺家的常安,三位老爺一家一個,其餘的幾個除了二老爺家的常秋比雅俗還小沒到上學的年紀,其他的都已經考上進士或舉人了,這樣看來荀先生的教學任務也很輕鬆的。

國公府家塾辦了才沒幾年,但從這裡出去的兒郎都是考中的,在大戶講究風水的情況下,這是一塊絕對的風水寶地,兼辦在國公府內,於是三位老爺當初就商定,通常不給外姓學子進來,即使是實在難以拒絕的話,那麼也一定只能要品行端正,而且沒有什麼不良習慣的,子孫強則家業興,絕不可容許任何鬥雞跑馬的敗家子進來帶壞家塾氛圍。

國公府家塾的環境極其好,書塾房舍是帶有前後報廈的五間懸山頂式大屋,有前庭後院,高大寬敞,窗欞戶扇雕花奇異,內外裝修極為清雋質樸,風雅成趣,水墨丹青屏風,古董國窯擺設,一色紅木桌椅,名匠手工雕刻,更兼屋外庭院寬敞,花草樹木有專人打理,品類齊全,有條有理,花卉終年交替開放,蒼松翠柏四季長青,且房舍的位置朝向和通風都無可挑剔。書塾前報廈裡,長日時時供著茶水點心,一日三換,廂房裡有小廝和打雜輪番恭候差遣,但丫鬟不準進來,就是這次雅俗來,照顧到小女孩可能中途有需要,也就帶了兩個保